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我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两纲现状喜忧并存

日期: 2019-05-29
字体:

     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时期,是2000年—2010年。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明确了我国妇女儿童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目标,是以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实践新千年国际社会提出的妇女儿童行动计划,促进妇女儿童的持续发展。

  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时间已过去三分之一,对照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衡量我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现状,我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现状喜忧并存。

  一、儿童发展纲要实施进程较快,妇女发展纲要实施相对滞后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明确终期监测数据目标共有33项,其中儿童与健康领域21项、儿童与教育领域10项、儿童与法律保护领域(无数据目标)、儿童与环境领域2项。根据2003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实施进程较快。截止2003年,在33项终期监测数据目标中,已达标的有23项,达标率为66.7%。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领域实施现状都很好:儿童与健康领域达标的有15项,达标率为71.4% ;儿童与教育领域达标的有7项,达标率为70%。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明确终期监测数据目标共有22项,其中妇女与健康领域11项、妇女与教育领域7项、妇女与经济领域2项、妇女与决策与管理领域2项、妇女与法律保护领域、妇女与环境领域(无数据目标)。根据2003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相对滞后。截止2003年,在22项终期监测数据目标中,达标的12项,达标率为54.5%。在四个领域中,妇女与健康达标的有5项,达标率为45.5%;妇女与教育达标的有5项,达标率为71.4%;妇女与经济达标的有1项,达标率为50%;项、妇女与决策与管理达标的有1项,达标率为50%。

  二、初等教育喜人,高等教育迟缓

  初等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委把全面提高妇女儿童教育水平作为全面实施小康社会,加快实施“科教兴渝”“育人兴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十五”幼教事业发展目标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着重抓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控制辍学率,回收流失生的工作,在各区县(自治县、市)建立流失情况年报统计制度,并纳入年终考核,促使我市儿童,尤其是女童入学、小学五年巩固率持续上升,小学辍学率持续下降;加大扫除农村妇女文盲的工作力度,使我市妇女识字率、青壮年妇女识字率都有较大的提高。由于教育措施到位,工作力度加强,使我市初等教育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我市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小学适龄女童净入学率达到99.7%,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我市小学辍学率仅0.2%,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我市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5%、其中女生毛入学率达到103.5%;

  ——我市小学女性五年巩固率达到99.7%,高出终期目标4.7个百分点;

  ——成人妇女识字率、青壮年妇女识字率分别达到86.7%、97%,分别比终期目标高1.7和2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到2010年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80%,其中女性毛入学率要达到75%,高等教育女性毛入学率要达到15%。根据2003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数据显示,我市高中教育毛入学率仅51.2%,距终期监测目标尚差28.8个百分点,发展比较迟缓;高中教育中女性毛入学率,高等教育中女性毛入学率由于教育部门统计制度不健全,缺乏分性别统计,其发展现状至今尚无数据显示。

  三、妇幼保健覆盖率高,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缓慢

  我市认真贯彻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的《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妇幼保健工作,制定了《重庆市婚前保健服务管理细则》、《重庆市产前诊断管理细则》和《重庆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细则》,严把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准入关,促使我市城市、农村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均达到100%。城市、农村儿童保健覆盖率以乡为单位,亦均达到100%,使

  我市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有了保障,其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免疫接种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婴儿母乳喂养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等指

  标已提前达到终期监测目标。

  妇幼保健覆盖率虽然较高,但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缓慢,按《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目标要求,到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要下降到64.54/10万,而我市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为80.97/10万,与目标差距较大。影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流动人口中孕产妇保健服务难以管理和落实,孕产妇死亡人数多为流动人口;二是计划外生育控制不严,尤其在农村,只要有钱认罚,就可以多生、超生,形成孕产妇逃生,躲生,偷生,从而导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上升(比2002年上升15.7/10万);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下降(比2002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三是乡镇妇幼卫生人员素质低下,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为零,中级职称为7.77%,初级职称为76.75%,没有职称的占11.53%;从文化结构来看:大专学历以上占10.4%,中专以上占52.6%,中专以下占36.8%,部分乡镇妇幼卫生人员难以胜任孕产妇尤其是高危孕产妇的保健管理;三是市民自我保健意识差,封建残余思想重,对孕产妇住院分娩理解有误,不主动或阻拦家属住院分娩。

  四、妇女从业人员比重稳中有升,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低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到2010年妇女从业人员比重要达到40%以上。因此,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对女性就业比重的高低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我市党政领导对女性就业十分关注,从多方面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实行再就业小额贷款,以解部分女性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截止2003年底,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302万元,直接帮助4770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安排专项贷款的贴息资金,扶持招用下岗人员较多的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女性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帮扶机制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扶持政策落实力度,促使我市女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稳步上升。截止2003年底,我市妇女从业人员比重从2000年的35.3%达到44.9%,呈逐年上升趋势,超过纲要目标4.9个百分点。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到2010年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截止2003年底,我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仅有7.6%,大大低于目标要求。

  五、党政领导班子女性配备率省级达百分之百,区(市)县级、街道尚存差距

  市委领导历来重视对女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市委组织部和市妇联联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展示我市优秀女党员、女干部的风采,宣传女性在富民兴渝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正确对待女干部,扩大影响,增进对女干部的理解,着力营造女干部成长的良好环境,达到了省级党、政领导班子至少有1名女性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终期监测目标;政府所属部门领导班子女性干部配备达到49%,距终期监测目标仅差1个百分点;40个区(市)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有70%达到了终期监测目标,还有30%的缺口;街道、乡镇领导班子女性的配备率仅23%,差距较大。

  六、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生存环境差距尚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我市文化部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精心打造突出表现旧时代妇女自强精神的川剧《金子》等优秀剧目。重庆广播电台、重庆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战

  斗作用和舆论导向作用,宣扬红岩精神,让我市妇女儿童受到了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受到了文化艺术熏陶,我市妇女儿童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截止2003年底我市电视覆盖率为94.47%,广播覆盖率为91.49%,播报妇女儿童方面的新闻235条。

  我市文化环境活跃,可生存环境却不尽人意,诸多环境指标至今仍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截止2003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仅37.9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7.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17.2%;城镇绿化覆盖率仅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