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科学发展成效显著 全面小康西部领先

日期: 2019-05-29
字体:

  科学发展成效显著   全面小康西部领先
  —— 2011年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解读报告
  
  
  2011 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重庆面临多重机遇汇集,“ 314”总体部署和国发 3号文件政策效应加快释放,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三峡后续工作全面启动,国家中心城市和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又添新动力。重庆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抢抓机遇,破解难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顺利推进。
  一、总体进程再上新台阶
  (一)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首破 80%
  2000 年,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为 55.4%,此后呈逐年提高态势, 2011年首次突破 80%,达到 82.5%。 2000年以来,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年均递增 2.5个百分点,小康进程总体呈现逐步加速的发展态势,尤其是 2006年之后加速发展态势更趋明显, 2006-2011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年均增量达到 3.5个百分点。
  

  图: 2000- 2011年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单位: %      



  (二)重庆全面小康建设发展速度高于全国
  1 .总体发展速度比全国更快
  2000-2011 年,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年均递增 2.5个百分点,发展速度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0.4个百分点。经过近几年的加速发展,重庆与全国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的差距逐步缩小。 2011年,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比全国低 0.7个百分点,差距较 2000年缩小 3.5个百分点。
  2 .社会发展方面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全面小康监测的六大类来看,在社会和谐、文化教育和生活质量领域,重庆的发展已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小康实现程度分别高于全国 8.4、 1.2和 1.0个百分点;而资源环境、民主法制和经济发展这三类指标与全国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三类指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分别低于全国 10.7、 7.6和 0.6个百分点。
  (三)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首次跃居西部第一
  2011 年,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首次跃居西部第 1位,也是西部地区唯一实现程度超过 80%的省市,高出第 2位 2.9个百分点。
  在与西部 12个省市(自治区)的比较中,重庆多项指标实现程度处于西部领先位置。从六大类来看,社会和谐、生活质量实现程度居西部第 1位;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分列 2、 3位;而资源环境、民主法制排位较靠后,仅列第 9和 12位。从评价指标来看,重庆有 11项指标处于前两位, 17项指标处于前 6位。其中,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排位由上年的第 8上升为第 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排位由第 4上升为第 1位,进步最为明显。
  二、经济、民生发展加快,科技、环保还需加力
  (一)经济、民生指标加速发展,对总体进程提升贡献突出
  从 2011年的监测结果分析,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发展、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方面实现程度提升较快,改革成效显著。
  1 .经济总量增长较快
  人均 GDP是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   指标之一,它是了解和把握一个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庆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跨越,首破万亿大关,达到 10011.13亿元,同比增长 16.4%,增速跃居全国第一。全市人均 GDP达到 24399元( 2000年不变价,下同),实现程度为 77.7%,比上年提高了 10.3个百分点。
  2 .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随着各项民生政策步步落实,人民群众得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同时伴随个税起征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企业离退休金标准调整等众多利好因素出台,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2011年,重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0902元( 2000年不变价,下同),实现程度为 72.7%,比上年提高了 8.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3.12,实现程度为 92.7%,比上年提高了 11.7个百分点。
  3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社会保障是社会领域改革的主要方面,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2009年重庆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以来,在中央大力支持下,试点工作推进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在 2011年 4月全市 38个区县已全部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实现了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五险合一”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中,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指标在 2000年的实现程度仅为 10.3%, 2011年实现程度已达到 100%,比上年提高了 5.5个百分点。
  (二)科技、环保指标实现程度较低,提高难度凸显
  近年来,重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利用等方面。
  1 .自主创新体系待完善
  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灵魂,重庆一直注重科技投入,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 R&D经费支出占 GDP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水平还较低, 2011年,重庆 R&D经费支出占 GDP的比重为 1.28%,实现程度仅为 51.3%。据分析研究,在较长期间内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政府直接投入对 R&D经费支出具有正向影响。目前隶属政府部门的科研平台如大型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比较稀缺,特别是处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阶段的科研平台尤为稀缺,致使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直接投入重庆的 R&D略显不足。
  2 .经济结构有待优化
  2011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实现程度比上年下降 0.2个百分点,且近 5年都基本呈下降走势。主要是由于目前重庆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在“十二五”时期仍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两江新区开发建设提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力度持续增强,近几年工业投资均保持着千亿规模基础上 30%左右的高速增长,种种条件均表明第二产业仍有持续快速发展之势。
  3 .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由于退耕还林工作的有序推进,我市森林面积增加较快,森林覆盖率已达到 39%,大大超过全面小康 23%的目标值,相应地,耕地面积随之逐渐减少。生态退耕是我市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占耕地面积减少总量的 70%。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持续深化,重庆耕地面积指数要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比较困难。
  三、政策建议
  2011 年,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跃上 80%的一个新台阶,已居西部第 1位,离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但是,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速度越放缓,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道远,须在较快发展上寻求新突破。
  (一)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非单纯的提高科技投入,而是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科技创新体系,贯穿科技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全过程,以系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二是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动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扩大企业 R&D活动覆盖面,实现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与突破。三是完善以机制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创新服务体系,优化财政科技投入导向,进一步完善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的优先、协调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以产业融合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直接相关联的配套服务业。二是以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和科技研发服务业,推进电子化、自动化,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三是以特色园区为载体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园区集群格局。
  (三)努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在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资源,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基本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是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一是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密切关注重点领域和重点部门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进一步完善资源价格调节机制,运用市场价格调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严格控制耕地面积,继续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继续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积极宣传,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监测处陈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