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我市流动人口的数量特征分析

日期: 2019-05-29
字体:

     ——2004年1%人口抽样调查系列分析(三)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口流动现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必将日趋频繁。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或是经济落后地区,都对流动人口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一、流动人口的总量特征

  (一)流动人口的定义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的判断依据为:(1)出生地即户口所在地;(2)空间标准,即调查时点居住地,以乡、镇、街道的行政区划为界限;(3)流动的时间标准,是在半年及以上。根据以上依据,将我市流动人口具体规定为:(1)户口登记地在本乡镇(街道),调查时点居住在本市其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半年及以上的人口;(2)户口登记地在本乡镇(街道),调查时点居住在市外,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半年及以上的人口;(3)户口登记地在市外,调查点居住在我市,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在2004年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调查(以下简称2004年抽样调查)中,对于跨乡镇(街道)居住,但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不到半年的人口,我们在其户口所在地将其作为常住人口统计,不作为流动人口计算。

  (二)我市流动人口总量较大

  根据2004年抽样调查资料推算,我市流动人口总量达到了649.7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3.5%。其中流出市外的人口为407.0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14.7%;市外流入我市的人口为56.1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0%。2004年11月1日,省际间人口总迁移率为16.7%,净迁移率为-12.7%。

  (三)市内流动人口状况

  据2004年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市内流动人口为186.67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总数的28.7%,在本区县(自治县、市)(以下简称区县)内各乡镇(街道)间流动人口为88.36万人,占全市市内流动人口的47.3%,在重庆市内各区县间流动的人口为98.31万人,占全市市内流动人口的52.7%。我市市内流动人口从数量特征上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镇为人口流出的主要区域,街道为吸纳流动人口的主要区域。在本区县各乡镇(街道)间流动的人口中,流出人口从其户口所在地看,户口在镇内的人口占绝大多数,达到67.1%,户口在乡内的人口其次,为17.6%,户口在街道的人口为15.3%。从流入地来看,流入街道的人口占了50.8%,流入镇的人口占46.5%,流入乡的人口仅占2.7%。从以上数据分析,镇为人口流出的主要区域,净流出比率20.6%;其次是乡,净流出比率为14.0%;街道成为流动人口主要的吸纳区域,净流入比率为35.6%。

  2、经济发达的地区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区域,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是流出人口的主要区域。在我市市内各区县间流动的人口中,从流出地看,户口在都市发达经济圈的人口占25.0%,这部分人主要是人户分离人口,在主城区之间流动的人口较多;户口在渝西经济走廊的人口占42.4%,户口在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区的人口占32.6%,这两部分跨区县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务工经商,是属于标准的外出务工劳动者。从流入地看,流动人口主要流向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等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主城区,其中流入都市发达经济圈的人口占78.4%,流入渝西经济走廊的人口占8.4%,流入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区的人口占13.2%。

  从以上数据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地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流动人口的流入量和流出量。但有一个现象我们应注意,即经济落后、地理条件闭塞的区域外出人口较少,如户口所在地为乡的外出人口比户口所在地为镇的外出人口低49.1个百分点,可以说人口流动受外界信息获取和本地开放程度的影响因素较大。

  (四)流向市外的外出人口状况

  我市流向市外人口为407.01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62.6%,从流向来看,呈现出向经济发达区和周边地区集中的双重趋势(参见表一)。2004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流向广东、浙江、福建、上海、江苏、北京等经济发达省市的外出人口占72.2%,尤其是广东省,占了43.4%,成为了重庆市外出人口的主要流入省份;流向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陕西等重庆市相邻的周边省区占17.1%,流向其余在中国大陆的18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占10.7%,其中前往新疆的流动人口占了3.07%,这与市政府多年来与新疆劳务合作的联系密不可分。

  

表一: 2004年重庆市流往市外的人口结构分布(%)      

省 份      

在外省居住      

的常住人口      

比重      

省 份      

在外省居住      

的常住人口      

比重      

省 份      

在外省居住      

的常住人口      

比重      

广东

43.4

北京

2.3

广西

0.4

浙江

11.7

河北

1.3

安徽

0.3

福建

7.9

山西

0.8

辽宁

0.3

四川

5.3

山东

0.8

江西

0.2

云南

4.5

河南

0.8

黑龙江

0.2

上海

3.7

湖南

0.8

青海

0.2

江苏

3.2

海南

0.7

甘肃

0.2

新疆

3.1

陕西

0.6

内蒙

0.1

湖北

3.1

天津

0.5

宁夏

0.1

贵州

2.9

西藏

0.5

吉林

0.1

  从流向市外人口的户口所在地来看,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外出人口较多,都市发达经济圈仅占3.5%,渝西经济走廊占34.8%,库区占61.7%。从分区县看,人口相对较多,经济状况处于中下水平的区县外出人口比重较大,如开县、云阳县,外出市外的人口比重分别达到了8.0%和7.2%;经济较发达和经济最不发达的区域外出人口比重较小。

  

表二: 2004年按户口所在地分的重庆市流往市外人口状况(%)      

户口所      

在地      

比重      

户口所      

在地      

比重      

户口所      

在地      

比重      

户口所      

在地      

比重      

开  县

8.0

酉阳县

3.7

石柱县

2.1

渝北区

0.5

云阳县

7.2

荣昌县

3.6

巫山县

2.0

北碚区

0.4

忠  县

5.9

奉节县

3.5

巫溪县

1.8

江北区

0.4

合川市

5.7

垫江县

3.4

南川市

1.8

九龙坡区

0.4

潼南县

5.0

永川市

3.4

璧山县

1.3

南岸区

0.4

万州区

4.9

铜梁县

2.9

长寿区

1.3

万盛区

0.3

梁平县

4.4

綦江县

2.6

城口县

1.0

沙坪坝区

0.3

江津市

4.2

彭水县

2.4

武隆县

0.9

大渡口区

0.2

大足县

3.8

秀山县

2.3

黔江区

0.9

渝中区

0.2

丰都县

3.8

涪陵区

2.2

巴南区

0.8

双桥区

0.1

  (五)市外流入我市的流动人口状况

  2004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外省流入我市的流动人口数为56.1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8.6%,呈逐年上升趋势,流入区域大部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其中流入都市发达经济圈的最多,达到了一半以上,占56.7%,流向渝西经济走廊的其次,为25.6%,流入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区的最少,为17.7%。外省流入我市的流动人口增多,一方面说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市的城市地位在逐步提升,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

  二、流动人口的内部结构特征

  (一)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

  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呈现出明显的“劳动力倾向型”年龄结构,即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较低,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参见表三)。从表三可以看出,0—14岁人口仅占7.1%,较全市常住人口低14.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3.2%,较全市常人口低13.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达到了89.7%,较全市常住人口高27.3个百分点。流动人口的这种年龄结构符合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因为流动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年青力壮的青年人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调查数据显示,在流动人口中,务工经商的占了76.7%,其次是随迁家属,占6.6%,这部分人多是因为父母在外面务工经商而无人照顾小孩或年迈的老人。

  

表三:2004年人口年龄结构(%)      

年龄别      

流动人口      

全市      

常住人口      

0-14岁

7.1

21.2

15-59岁

89.7

62.4

60岁及以上

3.2

16.5

  从上表显示出,有相当数量的适龄儿童少年加入到流动人口的行列中来,这部分人正是上学的最佳时期。在一些流动人口密集区,流动适龄人口的入学已对当地教育系统产生较大压力,2004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6—14岁流动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仅为77.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因此加大对流动适龄人口的入学问题的关注已迫在眉睫。

  (二)流动人口的性别构成

  在全部流动人口中,男性占总人口比重为53.9%,女性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1%,男性比重比女性比重高7.7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重庆市是流出人口大市,外出打工的人员中男性较女性多。在务工经商人员中男女性别比为132.9,比全部流动人口116.7的性别比高16.2(参见表四)。在流动人口中,婚姻嫁娶而迁移的人员性别比最低,仅为36.3,主要是由于婚姻迁移中女性比男性多。

  表四:2004年按流动原因分的流动人口性别比

  流动人口流动原因

  性别比

  务工经商

  132.9

  学习培训

  120.5

  探亲访友

  60.7

  出差旅游

  65.4

  工作调动

  158.6

  婚姻嫁娶

  36.3

  随迁家属

  90.5

  拆迁搬家

  110.1

  其    他

  122.7

  (三)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在全部流动人口中,总体文化水平较全市平均水平高,主要是由于外省流入重庆市的人员文化水平较高。在全部流动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所占比重为1.7%,小学所占比重为28.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了半数以上,达到了55.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2%(参见表五)。从我市外出人口和市外流入我市人口的文化程度来看,市外流入我市的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口明显高于我市的外出人口,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市外流入我市的比我市外出高出12.3个百分点。从表五数据分析发现,一是我市流出人口多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文盲和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口较少;二是我市流动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决定了其所从事的行业只能是劳动力型或服务型行业。

  

表五:2004年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状况(%)      

文化程度      

全部      

流动人口      

我市      

外出人口      

市外流入      

我市人口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1.7

1.1

5.3

小学

28.0

28.4

31.7

初中

55.8

59.1

39.3

高中

10.3

8.7

13.9

大专及以上

4.2

2.7

9.8

  (四)流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人口由于流动,其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也将发生改变。2004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流动人口的职业构成与全市人口的职业构成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全市人口的职业构成看,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占了三分之二以上,达到了68.2%,而流动人员仅占6.7%;商业服务人员全市占10.6%,而流动人口达到了26.1%;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全市为9.6%,而流动人口达到了44.6%;专业技术人员全市为4.5%,流动人口为7.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全市为4.7%,流动人口为7.2%。从以上数据说明,流动人口是典型的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人口,其流向的主要职业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由此决定了其从事的行业是以建筑业、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和居民服务和社会服务业为主,占了80%以上。从流动人口职业构成水平来看,技术型人口比重较全市常住人口高出了2.5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及有关人员的比重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参见表六)。

  

表六:2004年人口的职业构成状况(%)      

职业名称      

全市常住      

人口      

流动人口      

合   计

100.0

100.0

单位负责人

1.0

1.0

专业技术人员

4.5

7.1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7

7.2

商业服务人员

10.6

26.1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68.2

6.7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9.6

44.6

其   他

1.4

7.4

  (四)流动人口在外滞留时间

  流动人口在外滞留时间日趋延长,大有扎根趋势。从2004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外滞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达到了七成,为70.5%,其中一年至五年的占56.4%,五年以上的占14.1%;在外滞留时间在半年至一年的仅占29.5%。他们没有常住户口,常年流动在外,只在节假日才回家休整和团聚,在一些流动人口的聚集点,甚至已形成了他们的自成系统。因此随着流动人口在外滞留时间的延长和流动性相对稳定,也将要求我们来解决流动人口的各类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如流动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问题等。

  (五)外出人口的家庭结构情况

  流动人口的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家庭式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2004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市调查户数中,有外出人口的户数占了40.6%,全户外出户占了12.9%。分城乡看,乡村中有外出人口的户占了53.6%,高出全市1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乡村中,每两户中就有一户有外出人口;城镇中有外出人口的户占23.5%,这部份人一般在市内各乡镇(街道)间流动较多。在有外出人口的户中,外出1人的户占全部外出户的48.6%,外出两人的户占33.7%,外出三人及以上的户占17.7%。

  在有外出人口的户中,属于一人户的占2.3%,这部分属于全户外出,多为农村中分户的未婚青年人;属于两人户的占6.5%,其中全户外出户占36.8%,刚结婚的年青夫妻全户外出较多;属于三人户的占28.6%,其中全户外出的占14.5%,在外面呆的年份较长而将子女一起全户外出的三口之家较多。四人及以上的户占62.5%,其中全户外出户占5.7%。

  从流动人口的家庭结构构成情况分析,随着家庭式流动比例的上升,农村中将出现大量无人耕种的土地,农村年青力壮的家庭户外出,必将使农村中的老年家庭增多和外出的计划外生育情况增多等,必将给农村家庭养老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影响。

  三、流动人口流动原因及存在问题

  (一)流动人口流动原因分析

  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出现的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及政治原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在: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

  前面调查数据表明,在流动人口中,乡村中的流动人口占到了68.6%,农业户口的人口占了85.9%。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人口的增多,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村人均耕地逐年减小,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其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有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被挤出农业以外;第三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同样的耕地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农村经济无力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进入城镇寻找工作几乎是农民群众的必然选择,“民工潮”即体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2、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也促进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

  从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城市经济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尤其是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如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一方面,由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扩建,占用大量的土地,使得被征地农民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不得不外出务工经商。在流动人口中,务工经商的占了76.73%,这部分人大多数是属于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外出务工经商,不但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提高了自己知识、技术等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户籍政策的改革也为人口流动成为可能,人们在淡化户口的同时也对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所享受的各种待遇作了改进,也加大了人口的流动。

  3、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巨大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大量流动的重要因素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我市是个农业大市,山高路险,一些地区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使得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异。在1980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1:2.52,到1990年上升为1:2.88,2000年更是达到了1:3.26,到2004年进一步提高,达到了1:4.0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与此同时,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中东西部的差距明显,1983年,以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为100,则中、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分别为126和144,1992年这一比例发展为100:115:166,到2000年差距扩大到100:117:195,到2003年末达到了100:125:217,差距还在拉大。如此大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重要原因。

  (二)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流动人口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繁荣了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有利于逐步改变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社会经济的二元状况,有利于推动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的重组,有利于缩小着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差异,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具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人口流动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表现,一方面,它可以减轻过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给土地带来的沉重压力,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它又为急需劳动力的地区和行业提供充裕的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使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2004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流动人口在建筑和制造业中就业的比重达到了53%,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主要的力量。同时,人口流动促进了全市及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2、人口流动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二元结构经济向一元现代化经济的转变

  人口流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能够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其次,能够促进非农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加快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第三,大量农业劳动力通过流动从传统农业文明一步跨进现代城市工业文明中,无异于接受了一次现代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缩小城乡差异,并且流动人口使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进一步加强,加快了二元结构经济向一元现代化经济转变步伐。

  3、人口流动促进了城镇化和城市经济发展

  人口大量流向城镇,特别是向城市迁移,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流入城市的农业劳动力在市政建设、第三产业、环境卫生、家庭服务等行业中逐步取代城里人,为城镇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给当地居民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2004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流动人口中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行业的人占了27%,高出全市城镇同行业人口比重。

  4、人口流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贫困地区有“流出一人,脱贫一户甚至一村”的效应。流动动人口流入城镇,他们必将改变以前的旧的生活习惯和不良作风,学习新的知识文化和先进技术,在他们学有所成返乡时也用先进的技术带动当地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为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实现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人口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人口流动虽然对于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发展和带动本地的经济建设以及对提高流动者自身的素质和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等都有较大的好处。但是流动人口的增加对现有的城市市政管理、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对传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1、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地流动人口出生人数占总出生的10% 左右,大多数计划外生育情况都发生在流动人口中。当前,流动人口的主体主要是处在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口,据2004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5-59 岁的人口占了九成,15——35岁的人口占62.2%。在育龄妇女中,15-49岁的占了85.3%,比全市同龄常住人口高出36.2个百分点,20-29岁的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妇女占28.1%,比全市同龄常住人口高出17.5个百分点。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已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2、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流动人口虽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大量人口流动严重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影响了一些区域的社会稳定,致使治安恶化和严重刑事犯罪剧增,尤其是人口流入地压力最重,反应最为强烈,给治安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此外,盲目的人口流动,造成部分人衣食无着,对社会治安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3、流动人口的城市管理和交通问题

  随着流动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城市住宅、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境卫生、饮食服务等基础设施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给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衣食住行都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城市规划和市镇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过猛、过量增长的流动人口,也加剧了铁路、公路、航运和市内公共交通的紧张状况,如春节前后的巨大客流,引发了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4、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

  在2004年抽样调查中,6—14岁的流动学龄儿童占7.2%,他们随家庭四处流动,其中很多人有过辍学的经历,在校孩子超龄问题也十分严重,并且入学率较低,仅为77.3%,不能在可受教育的年限及时入学,因此流动学龄儿童失学情况十分普遍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在家小孩无人照顾,缺乏教育和管理,致使农村儿童入学率比城镇儿童入学率低1.6个百分点,必将使农村地区的人口质量进一步下降,也是直接影响未来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

  5、流动人口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

  流动人口大多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的占了八成,这样在广大农村地区主要由“三八”、“六一”和“九九”三类人构成,并且文化水平是最低的;而且乡村常住人口户规模也下降为2.83,比户籍人口户规模(3.18)低0.35。在乡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了17.4%,0—14岁人口比重达到24.6%,远远高于全市的比重。这种状况对农村家庭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农村老人除了在家做农活外还要带孙子女等,使其养老困难,权益受到伤害,也加重了社会负担。

  6、对城镇就业压力的影响问题

  由于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虽然缓解了部分行业招工难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使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加强。据有关数据统计,在我国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中,流动人口(农民工为主体)约占46%,大量的就业岗位被流动人口占据,增加了城镇人口寻找工作的压力。

  流动人口的存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今年两会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业环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研究制定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重庆市政府也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工作重点,并且取得了好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流动人口所存在的问题必将得到解决,流动人口也将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