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者报酬看重庆市初次分配状况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劳动者报酬是初次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直辖以来劳动者报酬的变化情况,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情况作出简要分析。
一、重庆市劳动者报酬比重持续下降
近年来,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次分配过程中,生产总值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势头比较明显。直辖以来,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逐年下降,到2004年达到最低点46.3%,直到2005年才有所回升。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1997年的52.2%下降到2005年的49.0%,下降了3.2个百分点(见表一);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稳中有升,分别从1997年的9.0%、10.2%上升到2005年的12.2%、12.3%,分别上升了3.2、2.1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的下降表明,初次分配的格局不尽合理。
表一 直辖以来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表
单位:亿元、%
|
年 份 |
GDP绝对额 |
劳动者报酬 |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 |
|
1997 |
1360.24 |
773.43 |
56.9 |
|
1998 |
1440.56 |
815.65 |
56.6 |
|
1999 |
1491.99 |
830.24 |
55.7 |
|
2000 |
1603.16 |
869.39 |
54.2 |
|
2001 |
1765.68 |
951.17 |
53.9 |
|
2002 |
1990.01 |
1057.89 |
53.2 |
|
2003 |
2272.82 |
1185.96 |
52.2 |
|
2004 |
2692.81 |
1245.83 |
46.3 |
|
2005 |
3070.49 |
1504.53 |
49.0 |
有关资料显示,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初次分配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美国接近于70%,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在54%至65%之间,而重庆市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却低于50%。
工资总额是构成劳动者报酬的内容之一,从全国来看,我国的GDP增速虽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工资增速却远落后于这个速度。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工资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70%,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时间;而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近30年,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20、日本的1/2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二、初次分配中存在着行业不公
初次分配主要解决货币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分配问题,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初次分配中存在着一些不平等、不公平现象,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改革不到位,一些部门凭借“行政权力”获得大量额外收益;二是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收益,垄断行业内职工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员工;三是地区改革开放程度的不同导致了一定的地区差别;四是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偏低,由于劳动者报酬所占GDP比重偏低,工薪阶层难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重庆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的劳动报酬是劳动报酬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两倍以上;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的劳动报酬是劳动报酬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1.5倍以上。从2005年的变化来看,行业不公的问题,已经引起政府重视,一些行业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是,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与劳动报酬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差距仍然有所扩大。(见表二)
表二 2005按行业划分人均劳动报酬
单位:元、%
|
行业名称 |
2004年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元) |
2004年其他行业以农、林、牧、渔业为1之比 |
2005年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元) |
2005年其他行业以农、林、牧、渔业为1之比 |
|
采矿业 |
12427 |
1.26:1 |
15396 |
1.44:1 |
|
制造业 |
13906 |
1.41:1 |
15642 |
1.47:1 |
|
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9439 |
1.97:1 |
21037 |
1.97:1 |
|
建筑业 |
11193 |
1.13:1 |
12886 |
1.21:1 |
|
交通运输及邮政业 |
14665 |
1.48:1 |
16237 |
1.52:1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29742 |
3.01:1 |
29788 |
2.79:1 |
|
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 |
12085 |
1.22:1 |
13140 |
1.23:1 |
|
金融业 |
23065 |
2.33: 1 |
27560 |
2.58: 1 |
|
房地产业 |
13617 |
1.38: 1 |
14929 |
1.40: 1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2326 |
1.25: 1 |
13566 |
1.27: 1 |
|
教育 |
14464 |
1.46: 1 |
16645 |
1.56: 1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业 |
15842 |
1.60: 1 |
19034 |
1.78: 1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9493 |
1.97:1 |
20841 |
1.97: 1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6032 |
1.62:1 |
19856 |
1.86: 1 |
|
农、林、牧、渔业 |
9878 |
1.00:1 |
10669 |
1.00:1 |
备注:年人均劳动报酬系单位从业人员范畴
三、存在原因及建议
初次分配中的行业不公,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过小是全国普遍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还缺少公平竞争的市场基础,劳动力要素的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其次是某些行业准入门槛极高,造成事实上的垄断,垄断行业的工资是其他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的数倍;第三是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使得身份制工资大行其道,由此带来代际传递的贫困;第四是各地政府在力保本地经济指标的压力下封锁市场,导致全国市场被分割成一块块的诸侯市场;第五是藏富于政府的传统观念并未让位于藏富于民的现代公共财政理念。要改变这一状况,建议政府在初次分配中发挥调节作用:
1、“保低”优先
社会矛盾最容易激化的地方毫无疑问是社会的最底层。从2005年重庆市按行业划分的人均劳动报酬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报酬最低,建筑业聘用的农民工较多,其劳动报酬也较低。所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应当是提高农民、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下岗失业人员、低保人员的收入和社保水平。目前市政府已经出台有关政策,但重要的是要抓紧落实。
2、进行工资制度改革
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市行业收入差距大的主要原因不是高收入行业收入太高,而是中低收入行业的收入水平太低。或者换句话说,并非是富人“太富”,而是一般人“太穷”。所以,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工资制度的改革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外,以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为主。
3、推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继续推进电信、电力、民航、金融、铁道、邮政和公用事业等行业改革,建立平等、公开的市场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
对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对企业利润课以专项暴利税,垄断性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能实行自我定价,而是需要公众听证会认可。对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调整措施将主要体现为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实行双重控制。
4、加强再分配手段的调节力度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高收入阶层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建立和健全个人收入监测体系,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收入(如不动产获得的收益、继承遗产的收益、银行利息收入、工资薪金收入等)最终都应从各部门(福利部门、银行、海关、公司、企业雇主等处)汇集到税务部门,以利于税务机关有效地展开个税监控;其次是加大财政支出在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供求信息和农民工权益维护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重建农村基层的医疗救助网络和体系,改变当前医疗救助资源过分向城市集中的现状,以及农村缺医少药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滞后的局面;第三是加快政治体制、国有企业、财税体制等配套改革,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市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机制,并最终建立一个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