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变化显著

日期: 2019-05-29
字体:

  1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变化显著      

  1997年6月18日,是一个值得3000万巴渝儿女庆贺的日子,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议案,把重庆推上直辖市的历史舞台,新的直辖市在中国西部正式挂牌成立。9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把握住历史机遇,负重自强,为建设新重庆积极拼搏,使全市社会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直辖以来,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总量翻了一番

  2004年,直辖后的重庆第一次完成了GDP总量翻一番。全市GDP由1996年的1187.47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307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996年的2.35倍,占全国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7%左右。(见图一)

  图一:直辖以来重庆市GDP和占全国的比重

  直辖以来,重庆市GDP年均增长10.0%,比同期全国的年均增长速度高出0.8个百分点。全市GDP的增长速度大都高于全国水平(2000年例外),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峰值12.2%,为直辖以来最高,而1999年GDP增长速度最低,仅为7.6%。(见图二)

  图二:直辖以来全市及全国GDP增长速度

  单位:%

  (二)产业结构变化显著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全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1996年比2005年下降了9.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为40%左右;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比1996年提高了8.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24.2:40.0:35.8转变为2005年的15.1:41.0:43.9。产业结构的调整,标志着我市向着多元化经济的方向发展。(见图三)

  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增长速度最高的是2004年,为4.8%,增长速度最低的是1999年,为0.6%;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增长速度最高的是2004年,为16.4%,增长速度最低的是1998年,为6.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增长速度最高的是1997年,为14.4%,增长速度最低的是1999年,为8.3%。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均在2003年实现了比1996年翻一番的目标。(见图四)

  图四:直辖以来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单位:%

  (三)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

  经过9年的艰苦努力,全市人均GDP由1996年的4130元,提高到2005年的10982元,提高了6852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见图五)

  图五:直辖以来全市人均GDP及增长速度

  按照汇率法计算,全市人均GDP在2004年已经超过1000美元。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的趋势,一种可能是乘势而上,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另一种可能是不进则退,经济发展缓慢、波动甚至停滞。面对经济发展的这一重要关口,发达国家的经济继续高速腾飞、拉美国家则停步不前,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从我市的情况来看,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2005年GDP保持了11.5%的增长速度,2006年1-3季度GDP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1.8%,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说明我市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非公有制经济占据“半壁江山”

  非公有制经济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大都以2倍于GDP增长速度的态势迅速增长,使非公经济由1996年占GDP比重的24.9%,上升到了2005年的50.4%,首次占据我市经济的半壁江山。2005年非公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 66.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见图六)

  图六:直辖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单位:%

  (五)资产突破两万亿元,自有资产突破一万亿元

  1996年底,全市资产总规模为6890亿元,其中自有资产4497亿元,这是我市历年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聚积起来的。全市资产负债率为34.8%,整体水平偏小,负债效应利用不充分。9年后的2005年底,全市资产总规模达到21815亿元,其中:自有资产10530亿元,资产总规模和自有资产比1996年底增长近两倍;全市资产负债率调整为51.7%,这与工业化国家负债率50%-60%的水平基本一致,说明我市资产负债率已经进入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资本收益率比较合理,存量优势可以较好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六)经济的稳定性增强

  从1978年以来的全市GDP增长速度可以看出,直辖前经济波动明显大于直辖后的波动情况。说明我市经济实力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有所增强,经济的稳定性好于直辖以前。

  图七:1978-2005年全市GDP发展速度

  在1978年至1996年不到20年的时间内,全市经济共出现了6个转折点,呈现出2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周期。第一个经济周期为1978年-1984年,第二个经济周期为1984年至1992年,平均6-8年出现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1992年至1998年,基本完成了经济周期中由波峰向波谷的调整。1998年以来的8年时间里,全市经济持续好转,出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从每个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也可以看出,全市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在第一个经济周期中,波峰出现在1978年和1984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6.8%和15.7%,波谷则出现在1981年,增长速度仅为6.0%,波峰到波谷的振幅为10.8个百分点。在第二个经济周期中,波峰出现在1992年,增长速度为16.2%,波谷出现在1989年,增长速度为4.7%,振幅拉大到了11.5个百分点。而在直辖后的经济周期中,波谷出现在1998年,增长速度为8.4%,与前两个经济周期的波谷相比分别提高了2.4和3.7个百分点,振幅过大的缺陷得到了有效遏制。(见表一)

  表一:1978年以来全市经济周期的划分及其特征

周期起止
年份
时间长度
(年)
平均增长率
(%)
波动幅度
(%)
变异系数
最高增长率
(%)
最低增长率
(%)
1978-1984
7
10.8
10.8
37.5
16.8
6.0
1985-1992
8
8.4
11.5
42.0
16.2
4.7
1993-2005
13
10.9
6.9
19.8
15.3
8.4

  (七)居民、企业、政府收入分配日趋合理

  直辖以来,中央转移给重庆市的补助逐年增加,我市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格局向政府倾斜。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方针,从宏观上把握居民、企业、政府三者收入分配的比例关系问题,对三者之间的分配格局进行了新的调整。

  从直辖以来的情况看,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比重基本保持在25%左右;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比重则经历了1999年的低谷后持续攀升,2004年达到了直辖以来的峰值24.5%;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比重则逐年回落,2004年回落到50.5%,但仍为三者中的最大份额占有者。居民、企业、政府收入分配日趋合理。

  图八:企业、政府、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比重

  单位:%

  (八)区县经济快速发展

  1997年全市四十个区县中,GDP最高的为渝中区,实现GDP92.41亿元,最少的为城口县,实现GDP仅3.90亿元,平均每个区县GDP仅为30.34亿元。2005年,GDP最高的区县为九龙坡区,实现GDP270.41亿元,而GDP超过100亿元的区县已经达到了12个。有39个区县的经济总量实现了比1997年翻一番的目标,其中:渝北区、九龙坡区、璧山县等区县经济总量超过了直辖之初的两倍以上。

  2005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的区县已经有25个,占区县总数的62.5%,部分区县已经迈过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大关,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见表二)

  表二:区县主要核算指标排位前五位列表

  单位:亿元,%

1997
2005
GDP年均增长速度
区县
GDP
区县
GDP
区县
GDP
渝中区
92.41
九龙坡区
270.41
渝北区
15.0
九龙坡区
89.19
渝中区
240.66
九龙坡区
13.2
沙坪坝区
64.21
沙坪坝区
163.23
璧山县
13.1
江津市
62.28
渝北区
145.32
涪陵区
13.0
合川市
60.99
涪陵区
135.08
永川市
12.7

  二、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总量依旧较小,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市经济总量在全国GDP中的份额为1.7%左右,对全国经济的影响程度较小。2005年,我市经济总量在各省市中仅排在第24位,仅为广东省经济总量的七分之一、山东省经济总量、江苏省经济总量的六分之一;在西部省市中排在第6位,低于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和云南省。

  1997年直辖后,我市总人口由直辖前的1529.71万人增加到3022.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5.66万人,占80.9%,比直辖前增加了1331.13万人,比重增加了8.0个百分点,贫困人口达316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86.3%。直辖使全市人均GDP发生了变化,1996年人均GDP由直辖前的5648元降为3942元,回落到全国水平以下。直辖以来,全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人均GDP年均增长9.8%,比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长高1.7个百分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2005年全市人均GDP达到10982元,与全国人均GDP的比例由直辖前的67.4%上升到了78.2%,但与全国人均GDP仍有较大的差距。

  由于贫困区县较多,全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的差异还比较大。2005年三大经济圈在GDP总量中的比值为1.43:0.96:1,人均GDP比值为2.95:1.50:1,三大经济圈之间的相对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绝对差距仍在扩大。

  (二)产业结构不甚合理,高能耗产业比重偏高

  虽然目前全市的产业结构是“三二一”,但在现阶段看来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产业结构模式。2002年投入产出表显示:在123个产品部门中,有83个产品部门都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净流入,只有40个产品部门能够对省外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出口。而在82个工业产品部门中,有60个产品部门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净流入,说明全市产品的供给仍然比较单一,需要市外地区的大量供给。这对于“二元经济”特征显著的我市来说,对外地经济的大量带动,显然不利于我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从直辖市的对比情况来看,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这三个直辖市在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基数很小,占GDP的比重更是逐年缩小。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最大的天津市在1996年的比重也不过为6%,而2005年下降到了3%;北京市、上海市在2005年的比重分别为1.4%和0.9%。相比之下,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虽然由1996年的24.2%下降到2005年的15.1%,但差距是很明显的。

  在各省市的发展中,大都将第二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2005年全国第二产业比重超过GDP50%的省市共有10个,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为山东省,达到了57.4%。我市第二产业比重仅为41%,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在第26位。

  我市工业结构中,化工、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而许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结构比较单一,产品链较短。与此相对应,我市的高技术产品较少,2005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7.0%,比全国11.3%的水平低4.3个百分点。

  (三)工业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

  通过对经济增长较快的省市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些省市中,无一不存在着强有力的工业基础,并且工业往往是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我市工业规模相对较小,存在着大量的小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企业。2004年,全市工业企业有21475家,个体工业经营户79282户,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2634家,规模以上工业占工业企业的比重不到10%;全市工业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96.36万人,户均从业人员仅19人;工业企业户均资产1467.74万元,比全国工业企业户均资产低282.52万元;工业企业户均营业收入1222.43万元,比全国工业企业户均营业收入低365.94万元;个体工业经营户的户均营业收入仅40.84万元。

  (四)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规模较小

  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在2005年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但存在着单位数多,规模较小等问题,仍然需要长足的发展。大型的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我市的数量还较少。

  2003年至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27.7%、22.8%、34.9%,分别比我市高了11.5个百分点、6.4个百分点、22.0个百分点。2005年,内蒙古工业企业数为130898家,其中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892家,仅为全部工业企业数的7.6%,这些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979.78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77%。内蒙古自治区的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集中分布在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科技为主的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中。可以看出,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成就了内蒙古自治区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

  (五)我市消费水平较低

  从消费角度看,我市的最终消费率从1997年的61.2%逐渐下降到了2005年的57.3%。直辖以来平均消费率为60.0%,略低于全国平均消费率,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78-79%的水平。我市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18-19个百分点,这也表明我市的消费率仍有很高的提升空间。

  (六)我市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

  从资本形成总额的角度看,全市资本形成率在直辖以来逐年上升,由1997年的39.7%上升到了2005年的61.6%,年平均增长48.4%,而1979年至2001年全国的资本形成率平均仅为37.9%。在这种增长模式下,一旦投资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在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建设、直辖市发展等多种优势中,我市具备了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作为长江上游中心城市的定位,也使我市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但这些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运用。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在这里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提高驾驭经济的能力

  我市在4个直辖市中有“三个之最”——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落后。直辖市的牌子、中等省的构架、西部的发展水平,是我市的特殊市情。但这种特殊的市情,也为我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选择模式。

  在第一产业的发展中,四川省的模式值得借鉴。其第一产业发展状况明显要好于我市,1996年以来增长速度均在5%以上(只有一年例外),而我市第一产业却没有一年的增长速度超过5%。

  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发达地区的模式也给我市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北京市由于特殊的环境,第三产业发展尤其出色;天津则发挥区位优势,以第二产业作为发展的主导;上海市则是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后,由第二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转型。而东部各省市在工业化进程中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二)以库区重建为契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市拥有直辖市中最大的农村和农业人口,着力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建议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业收入为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建立有特色、有优势的农业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相关信息的有效传导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发展符合当地环境的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产品的深加工、特色工业等。

  (三)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首先应坚持走工业化的道路,尤其是要向新型工业化迈进。建议对工业布局进行有效调整,促进工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带动工业化,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在坚持走工业化道路的同时,促进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和升级,努力发展软件业、物流业、金融业、中介服务业、旅游业等朝阳产业,积极探索信息产业、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等跨行业跨产业的综合性产业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物流链、服务链,使各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在工业内部优先发展低能耗工业企业,同时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振兴装备制造业、资源开采加工业,以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龙头,带动一批有市场需求和发展基础的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

  (四)切实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实施力度

  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从全市实际出发,以优化重点项目结构、提升重点项目档次和水平为目标,明确发展重点领域,引导投资方向。加大对工业重点项目特别是能源重化工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对续建和新开工项目要切实加强资金、工程质量监管,保证项目计划顺利推进。积极做好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工作。

  (五)以服务发展为出发点,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我市在鼓励发展民营企业上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仍要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创造发展环境的深层次问题讲,根本障碍是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因此,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直辖市的体制优势,从民营经济发展 的实际出发,在符合基本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科学而大胆地创新发展模式,调整行政办事制度。解决当前妨碍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拦路虎”,即“准入难、融资难、用地难”,适度放低门槛,根据企业不同的需求制定政策,切实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从全市民营经济现状可以看到,民营经济相对集中的发展一般都是从限制少、投入小、见效快、附加值相对高的产业切入,早期主要集中在饮食、百货、摩托车及零部件、房地产等行业。后期也有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高新产业项目、交通运输项目、咨询服务项目的,但规模有限。截至目前,全市年产值上百亿元的民营企业屈指可数。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是带动我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六)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和消费环境

  2005年,我市住户部门的存款为2545.85亿元,其中长期存款占68.4%。居民更愿意将结余资金进行保值、增值,对投资和消费的热情并不显著。一方面因为居民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未来支出缺乏信心,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拉大也使得相当部分的资金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只能继续存款。因此,我们既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结余资金有更广泛的投资渠道,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七)优化投资结构,保证投资稳定增长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入。着力提高农业和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要在继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投入力度,推动制造业形成优势产业群的同时,提高对现代高效农业项目的投资比重,提高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加快物流园区、研发基地项目建设,提升服务业层次;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投资比重,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要保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的合理增长,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开发区的集约开发建设水平;着力提高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的投资比重,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优先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尤其要依托产业优势和产业特色。

  (八)协调发展我市三大经济区,全力促进库区经济发展

  我市三大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不同,应当进一步明确三大经济区各自的功能定位,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不宜遵循统一的原则发展经济。

    1992年三峡移民工程启动以来,更多的是在移出。居民的移出,企业的破产、搬迁,制约了库区经济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从 2003 年开始,特别是随着国家《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移民工作重心逐步由“搬得出”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转变,三峡库区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得到中央和地方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库区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今后的经济工作中,应继续将工作重心适当向库区倾斜,进一步优化库区经济结构和布局,抓住库区特色优势,培养壮大库区特色产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