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三峡库区移民生计有喜有忧

日期: 2019-05-29
字体:

  所谓“生计”,泛指谋生的手段及条件。移民生计主要取决于移民自身素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移民自身素质包括移民生理、智力、道德、操守、性格、技能、文化教育程度等;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移民政策、家庭背景、资产、就业状况等等。移民生计问题最终要反映到移民生活水平上面,通过对2005年重庆库区农村移民和城镇移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库区移民生计现状有喜又忧,形势不容乐观。

  一、库区农村移民生计现状

  截至2005年末,重庆库区累计安置搬迁农村移民达30.03万人,占移民总量的31.8%。

  1、生活条件发生较大改善。农村居民不但住得宽了,而且住得好了。2005年农村移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79平方米,高于库区农民人均住房6个平米左右,高于全市农民人均住房7个平米左右。在300户农村移民家庭抽样中,30%使用了水冲式厕所,12.3%利用液化气作炊事燃料,超过50%饮用上自来水。

  2、地少土劣,生产条件比较艰难。2005年农村移民实际经营土地,人均耕地0.62亩、人均山地0.14亩、人均园地0.07亩,人均养殖水面仅0.01亩。库区农村移民人均耕地仅相当于全市农民人均水平的十分之六,而且农村移民拥有的耕地多是分布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土质差、保水能力弱。由于地少土劣,对土地的投入具有较高的风险,导致农村移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较少。2005年库区农村移民人均家庭经营支出仅为553元,相当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839元的三分之二,其投入的增长幅度为8.2%,较全市农民的平均水平20.5%低12.3个百分点。

  3、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的差距开始拉大。2005年库区农村移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较全市农民的增长速度11.9%低5.9个百分点,人均纯收入2648元,比全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2809元低161元,低5.7%。与2004年相比,农村移民的收入水平与全市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由12元扩大到161元。

  4、移民增收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和家庭经营。2005年农村移民的工资性纯收入人均1248元,增长15.7%;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1232元,增长5.8%,这两项合计的劳动收入增长10.6%。农村移民的财产性纯收入人均27.元,减少62.1%;转移性纯收入人均141元,减少23.4%,这两项合计的非劳动收入下降了34.4%。

  5、农村移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2005年农村移民生活消费人均支出1837元,低于全市农民的平均水平,增长速度也低于全市农民的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由于大部分移民在两、三年前基本完成建房及装修,居住开支大幅度减少。农村移民用于衣着、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开支增长较快,分别增长了25.2%、24.8%和29.9%。

 
农村移民
全市农民
数量
(元/人)
增长
(%)
构成
(%)
数量
(元/人)
增长
(%)
构成
(%)
生活消费支出
1837.1
6.9
100.0
2142.1
15.5
100.0
1.食品
952.0
7.0
51.8
1130.4
8.8
52.8
2.衣着
107.4
25.2
5.8
96.0
21.3
4.5
3.居住
150.3
-20.8
8.2
231.2
15.0
10.8
4.家庭设备与用品
83.2
7.3
4.5
95.8
28.0
4.5
5.交通和通讯
188.1
24.8
10.2
163.1
36.2
7.6
6.文化教育及娱乐
227.3
1.5
12.4
249.7
25.7
11.7
7.医疗保健
95.4
29.9
5.2
142.7
23.7
6.7
8.其他
33.4
18.3
1.8
33.5
26.9
1.6

 

  二、库区城镇移民生计现状

  截至2005年末,重庆库区城镇移民累计达到64.31万人,占移民总量的68.2%。

  1、城镇移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各类城镇移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据400户城镇移民抽样调查,2005年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77.32元,增长7.9%。同全市相比,重庆库区城镇移民家庭收入只占全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左右,增长速度也慢于全市平均水平。

  在各类城镇移民家庭中,原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好于关破企业移民、战地移民和淹地移民,其中占地和淹地移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城镇居民、关破企业移民、占地移民和淹地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097.44元、3776.4元、3497.24元和3354.22元,分别增长9.4%、7.9%、1.6%和1.6%。

  2、城镇移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和转移性支付两大渠道。2005年城镇移民人均工薪收入3309元,占可支配收入的63.9%;转移性收入1315元,占可支配收入的25.4%。在调查的400户城镇移民中有35%的家庭依靠社会救济金或低保过日子。根据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城镇移民的人均社会救济收入114.33元,比上年猛增了31.9%。

  3、库区城镇移民家庭消费呈现平稳增长。2005年人均消费支出4392.3元,比上年增长6.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2%。在各类消费中,以家庭设备用品、衣着、杂项商品增长较快。但从库区城镇移民家庭人均4392.3元的消费支出可看出,月人均消费支出366.03元,只能维持比较低的生活水平。在消费支出中,以食品、教育、居住、治病等必须支出为主,生活仍然处于温饱阶段。

项目
2005年
2004年
增长%
占消费比重
消费支出
4392.3
4142.65
6.0
100
⒈食品
1829.25
1747.48
4.7
41.6
⒉衣着
422.30
355.11
18.9
9.6
⒊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87.74
238.35
20.7
6.6
⒋医疗保健
330.18
289.77
13.9
7.5
⒌交通和通信
397.47
403.28
-1.4
9.0
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544.09
492.5
10.5
12.4
其中:教育
360.23
322.46
11.7
8.2
⒎居住
473.45
525.17
-9.8
10.8
⒏杂项商品和服务
107.82
90.99
18.5
2.5

 

  4、城镇移民就业难、负担重

  三峡库区城镇移民家庭户均人口3.22人,户均就业人口1.32人,低于全市城市居民家庭户均就业人口水平1.63人。城镇移民家庭就业人口负担系数达到2.44,高于全市城市居民家庭就业人口负担系数1.92。在城镇移民家庭中,缺少就业技能的占地农转非和淹地农转非移民户占全市城镇移民总量近三成比重。一批异地安置的城镇移民户如万州区有云阳、巫山、奉节等县迁入的淹地农转非户,其安置仅仅是居住安置。对于人地两生的农转非移民户在新居住区就业难度更大,尚有一些城镇移民家庭无一人就业,全家人靠吃低保度日,因各种原因,还不能吃到全额,生活非常艰难。

  三、政策建议

  移民生计是移民的切身利益所在。当前,影响移民生计的主要困难在于移民自身素质不高和库区产业项目支撑弱导致移民就业不足。在有限的库区承载容量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下,试图通过拓展农村移民的耕地空间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积极着力两个“抓手”。

  一是着力抓产业项目,增加移民就业机会。大力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利用税收、信贷杠杆支持符合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入驻库区,支持库区移民自我创业、自我发展。

  二是着力抓移民培训,增强移民自身就业能力。在继续扩大库区九年义务基础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搞好中等职业教育、移民技能培训以及劳务培训,培养与产业项目发展配套的“短平快”技能实用人才和素质较高的劳务人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