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十六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分析

日期: 2019-05-29
字体:

  十六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分析


  过去的四年,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四年,是重庆人民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四年,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四年。十六大以来,在全国经济形势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市紧紧抓住直辖、库区移民以及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十六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经济增长快速平稳、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十六大以来,重庆经济进入高速平稳增长期,连续四年实现 10%以上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1.8%,比全国 10.4%的年均增速高出 1.4个百分点,是直辖十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时期。

  地区生产总值由 2002年的 1990.01亿元扩大到 2006年的 3491.57亿元,由 1000亿级跃上了 3000亿级的台阶。人均 GDP也由 2002年的 7069元升至 2006年的 12434元,突破万元大关。标志着我市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二产业比重持续提高,产业结构由 2002年的 16.0: 39.2: 44.8转变为 2006年的 12.2: 43.0: 44.8。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425.81亿元、 1500.97亿元、 1564.79亿元。 2002-2006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 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维持在 44.8%左右。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各个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工业进一步加快增长,比重有了明显提高。

  (二) 财政金融运行良好,投资消费双驾齐驱

  2006 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 742.17亿元,占全市 GDP的 21.3%,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 529.4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 317.72亿元,分别是 2002年的 3.4倍、 2.5倍。与此同时,地方财政支出也由 345.07亿元扩大到 820.1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 594.25亿元,是 2002年的 1.9倍。

  金融机构存贷款出现加速增长的势头。截止 2006年末,全市银行金融机构(含外资)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 5519.75亿元,是 2002年末的 2.0倍。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 1551.98亿元,储蓄存款余额为 2949.05亿元,分别为 2002年的 1.7倍和 1.8倍。全市银行金融机构(含外资)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4388.28亿元,是 2002年的 2.0倍。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 1510.7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 2392.26亿元,分别为 2002年的 1.3倍和 3.2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2002年的 995.66亿元上升到 2006年的 2451.8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25%,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位居全国前列。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增强,长期以来困扰重庆经济发展的 “瓶颈”已基本打破。

  随着消费市场的升温升级, 从 2004 年起,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开始以两位数增长, 2006年增长速度进一步上升到 15.4%。我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从 2002年的第 25位一跃上升至 2006年的第 8位,年均增长 13.2%。四年累计 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4622.34亿元。 近几年消费的快速增长扭转了过去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单一拉动的被动局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使得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稳定性增强。

  (三)城镇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2002 年,重庆的城镇化率为 39.9%,高出全国 0.8个百分点。随着重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加快,到 2006年,重庆的城镇化率达到 46.7%,比全国高 2.8百分点。城镇人口由 2002年的 1123.12万人上升到 2006年的 1311.29万人,增幅达到 16.8%。和西部各省市相比,重庆城镇化率位居第二位,仅低于内蒙古。就增长速度而言,重庆城镇化率位居第二位,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差距正在缩小。

  城市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2006年达到 11569.74元,是 2002年的 1.6倍,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

  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增收渠道的不断拓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02年跨上 2000元以来,逐年稳步提高,至 2006年达到 2873.83元,增收 776.25元,年均增长 8.2%。

  我市职工平均工资位于全国中游。从 2002年起,职工平均工资以每年 15%左右的速度增长, 2006年达到 19215元。职工人数稳定增长。到 2006年末,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达到 212.97 万人,比 2002年增加了 13.04万人。

  (四) 农业产量稳定提高,工业生产发展迅猛

  2002 — 2006年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 2400.77亿元,年均增长 3.0%。其中:累计实现农业产值 1566.4亿元,年均增长 1.9%。

  近四年来,粮食总产量除 2006年因特大旱灾大幅减产外,其余 3年都稳定在 1000万吨以上水平,其中 2005年达到 1168.19万吨。 2006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 176.9万吨,比 2002年增加 24.5万吨,年均增长 3.8%,成为重庆农业生产中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水产品产量在遭受严重干旱的 2006年仍达到 22.61万吨,比 2002年的 21.16万吨增长了 6.9%。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一路高歌猛进。 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3214.23亿元,是 2002年的 1228.37亿元的 2.6倍,年均增长 25.6%。 2002-2006年工业增加值每年实现 100亿元级的突破,至 2006年达到 845.38亿元,年均增长 20.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迅猛。 2006年原煤产量 2172.19万吨、天然气产量 70.88亿立方米、发电量 275.44亿千瓦时、钢材 382.87万吨、铝材 66.41万吨、水泥 2533.84万吨、汽车 51.99万辆、摩托车 534.60万辆,分别比 2002年增长了 79.3%、 56.1%、 49.1%、 90.0%、 233.1%、 50.9%、 56.9%、 65.3%。

  工业企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由 2002年的 109.80%、 7.82%、 46464元 /人年提高到 2006年的 153.70%、 10.54%、 87750元 /人年。近 4年来,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419.89亿元,利税总额 1008.8亿元。

  (五)对外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

  全市进出口总额由 2002年的 17.94亿美元上升到 2006年的 54.70亿美元,增长 2.0倍。其中,出口由 2002年的 10.91亿美元,上升到 2006年的 33.52亿美元,增长 2.1倍。特别是 2003年以来,我市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4年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32.1%。其中,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32.4%,进出口总额逐年刷新历史最高水平,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

  招商引资用资取得重大进展。 2006年底, 世界 500强企业已有 69家落户重庆,其中,有 37家在渝直接投资,设立 70家企业。 2006年,全市利用外资项目 252个,合同外资金额 11.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8.77亿美元,分别比 2002年增长 49.1%、 74.3%、 94.7%。 2002年以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保持逐年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5.5%。 2006年创下 6.96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十六大以来,我市实际利用内资累计达 699.83亿元,年均增长    55.1%。特别是 2005年、 2006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高速增长,规模达到 205.90亿元、 298.25亿元,利用内资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增长速度上看,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六)社会保障事业继续推进,科教文卫全面进步

  在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而且覆盖面不断扩大。 2006年底,养老、医疗、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301.69万人、 257.49万人、 193.01万人。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医疗改革也在加快推进。 2006年,重庆市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 79.46亿元,失业保险基本 4.44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27.87亿元。

  科技发展进一步加快。重庆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由 2002年 12.62亿元,增加到 2006年的 41.03亿元,年均增加 7.1亿元。科技活动的单位数、科技活动机构数、科技项目课题数、由 2002年的 939个、 515个、 8344项,增加到 2006年的 1295个、 715个、 15687项。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从事科技的活动人员由 2002年的 61566人上升到 2006年的 77616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由 2002年的 43692人提高到 2006年的 54147人。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数、专任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分别只有 29所、 13954人,到 2006年已上升至 38所、 23717人。至 2006年,初中毕业生率、小学毕业生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 83.0%、 98.9%、 99.9%,比 2002年分别提高了 15.6、 3.8、 0.1个百分点。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2006年,全市已有公共图书馆 43个,博物馆 16个,文化馆、艺术馆 41个,艺术表演场所 19个。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由 2002年的 91.5%、 94.9%增加到 2006年的 92.6%、 96%;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用户也增加到 29.88万户;文化事业机构 2006年达到 1243个,从业人员达到 7875人。

  卫生事业得到明显加强。截止 2006年,全市有乡镇卫生院 1061所、村卫生室 10539个,村卫生室覆盖全市 95%以上的行政村。全市有 34个区县建立卫生应急管理机构,组建 6类 8支卫生应急队伍,初步行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日常工作管理组织网络。

  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每千人口中拥有医院床位数达到 1.5张,每千人口中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 1.2人。

  二、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因素

  (一)重庆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直辖”和“库区”优势

  重庆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直辖牌”和“库区牌”是重庆的独特优势。“世界的三峡,唯一的三峡”,带来了国家对库区的一系列优惠的扶持政策。“年轻的直辖”的行政优势也吸引着各种资源向重庆聚集和配置,使得重庆经济社会运行与国家高层次的机构和资源对接成为可能,尤其是各种高层次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向重庆的不断集中。我市通过积极打这“两张牌”,用经济手段、社会手段、行政手段解决库区发展问题,从而较快改变库区落后的思想观念、经济运行模式等问题,对整个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打好了这两张牌,必将会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牌局”中抢得先机。

  (二)重庆完成了从“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阶段向“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阶段的根本转变

  我 市紧紧抓住 重庆直辖、三峡工程库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机遇,攻坚克难,基本完成中央交办的四大历史任务。与此同时,过去长期困扰重庆经济发展的五大基础性条件发生了根本转变: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已经基本形成,人员、物资、信息吐纳畅通;电力、天然气、煤炭、石油等能源瓶颈已基本打破,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础保障;地方财力逐渐宽裕,为经济发展提高了更广阔的空间;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地区金融中心地位逐步确立;基础教育水准大幅提高,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经过重庆人民的奋斗,特别是近五年的“加快”和“率先”发展, 劣势正在变为优势,资源配置积蓄的后劲逐步释放,为重庆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重庆工业化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全市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社会消费需求由以衣食为主转向以住行为主,从而工业化的主导产业转为重化工业。而重庆恰恰在重化工有突出优势,作为老工业基地,不仅具有很好的重化工业基础,而且新的历史定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重庆城镇化水平 2006年为 46.7%,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工业化加速发展具有强大促进和支撑作用。

  随着以交通为主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投入使用,产业投资也开始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2005年和 2006年工业投资分别占当年投资总量的 28.1%和 30.0%。重庆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汽车、摩托车为龙头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装备制造、医药化工、仪器仪表、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体系开始形成规模,特别是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高新技术的改造和应用,极大提高了重庆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2006年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 35.4%,今年将进一步提升其主导地位。

  (四)“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活动为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针对我市部分机关 存在思想观念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 我市 以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为突破口 掀起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学改活动。围绕强化五种观念,解决五大问题,对机关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机关作风涣散、行政效率低下等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整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服务意识淡薄问题, 使各级机关、部门、单位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服务发展。这 不仅对 增强党的先进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城市“软实力”,也对加快富民兴渝,实现重庆发展的新突破,更好地肩负起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历史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中央对重庆新的定位为重庆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为全市人民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政策保障

  2007 年 3月 8日 ,胡锦涛为重庆确立了新的历史定位。 6月 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次设立省级架构的全新试验区。 6月 25日国务院批准重庆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给予重庆三大功能定位。如果说直辖初期的定位赋予重庆的历史任务属于“温饱解困”、打基础的层面,那么新的定位赋予重庆的历史任务是奔小康、大发展。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了符合“加快”和“率先”的阶段性目标,力争在 2020年在西部实现“三个领先”, 2012年迈上“三个台阶”、实现“五大突破”,并提出了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目前重庆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大为改善,国内外看好重庆未来发展前景,重庆将成为投资 热土、创业乐园,有望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 后发优势。

  三、重庆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经济总量偏小,劳动力转移任重道远。 2002 年,重庆 GDP总量为 1990.01亿元,相当于全国 GDP总量的 1.65%。 2006年,这一比例仍为 1.65%。五年来,重庆对全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没有提高。 2002年,重庆 GDP总量在全国排名位居第 23位, 2006年则下降到 24位。 2002年,重庆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 GDP为 6272元,低于全国水平 2265元。 2006年,这一差距扩大到 3608元。全市提供就业岗位形势不容乐观。就业人员数由 2002年的 1654.51万人下降到 2006年的 1605.45万人,下降了 49.06万人。从结构上看,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就业人员中下降的部分是来自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本市就业岗位不足,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市外转移。目前,我市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增收困难。 2002 年,城镇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为 6.2: 1,到 2006年,比例扩大到 14.3: 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 2002年的 3.5: 1扩大到 2006年的 4.0: 1。从农民增收情况上看, 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排名靠后,处于 22位。农林牧渔总产值 2006年虽然处于全国 21位,但从增长速度上看,由于自然灾害下降到全国倒数第一位。农民进一步增收难度加大。

  3 、区域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各区县的发展状况不均衡。就地区生产总值而言差距日益扩大,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圈 GDP比值由 2002年的 1.28: 1.01: 1扩大为 2006年的 1.48: 0.94: 1。从城镇化率来看, 2006年,都市发达经济圈城镇化率最高,达到了 86.8%;渝西经济走廊其次,为 40.9%;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区最低,仅为 30.2%; 2006年,“一小时经济圈”的城镇化率为 59.7%,比“两翼”的城镇化率高 32.3个百分点。

  4 、 经济高速增长与节能降耗的矛盾较为突出。 我市的能源消费总量由 2002年的 2563.05万吨标准煤增加到 2005年的 3881.52万吨标准煤,增加了 1.5倍。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则由 2002年的 0.39快速上升到 2005的 1.96,增长了 4倍之多。由于我市是重工业城市,重化工特征明显。为了保证经济高速增长,我市将有相当大的一批高耗能项目陆续开工投产,会带来能源消费量的大幅增加,节能降耗工作面临很大压力。此外,由于我市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导致我市能源总体利用效率较低,而且煤炭燃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也为减排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十六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取得显著的成就。就总体而言,运行质量速度是好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在 3000多万重庆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重庆这座承载着中央厚望,承载着重庆人民谋略、艰辛和荣耀的城市,必将发挥它更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