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教育与人口城市化
城市化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和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探索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对加快我国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早日 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来源
本文资料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检索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3年初的有关内容,再将部分资料运用SAS8.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文资料的另一个来源是西苑出版社出版的《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本文资料的第三个来源是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200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二、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因素
( 1)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
钱纳里城市化与工业化相比较的世界发展模型认为,城市化的发展要高于工业化的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比如英、美、法、德、日等国,其城市化率均高于其工业化率;许多收入水平跟中国相当的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城市化率高于其工业化率的现象。而我国则恰恰相反,从 1952年开始,也就是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城市化水平就落后于工业化水平5.1个百分点,其后差距逐渐增大,到1978年差距扩大为26.4个百分点,1978年以后,二者差距趋于缩小,但到2001年,城市化率仍然落后工业化率19个百分点[1],城市化与工业化不能同步推进,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非典型化特征,即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不很密切,呈“滞后城市化”型[2],此时城市化可以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3]。
( 2)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并且发展潜力大
2001年我国的就业结构是:第一产业占50.0%,第二产业占22.3%,第三产业占27.7%;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是:第一产业占15.23%,第二产业占51.15%,第三产业占33.62%。可见目前我国农业的就业比重明显偏高;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无论从就业规模还是从GDP水平来看,其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工业,并具有较高发展速度的巨大潜力,将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在这个过程中,第三产业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将逐渐增强并发挥主导作用[2],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必然会带来高速发展的城市化。
( 3)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据统计, 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有近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1.1%。加入WTO虽然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但从短期看,入世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格局将造成较大冲击,使第一产业就业机会减少,这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收入分配方面,城乡差距自1986年以后逐年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0年全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343,1995年为0.389,2000年为0.417,目前我国城乡合并计算的基尼系数为0.45,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0。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和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必然会引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3]。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平均外出时间超过半年以上者达1.21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10;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一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18.6%;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4.54%,其中进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领域的占94.5%。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构成了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这必然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的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势必引起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化水平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2、对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利因素
( 1)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沿用在 20世纪50年代后期建立起来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该制度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为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改革开放以后,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不但不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反而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它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农民就业和自由流动的不少束缚在逐步解除,目前不少地方正在推行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个别大城市也在大力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制约有所弱化。但是,在改革城乡分割制度方面仍然没有迈开实质性步伐,许多转移到非农业生产领域的农民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农业人口的身份,使得他们在就业等诸多方面受到很多不平等的待遇,同时,他们还承担着土地承包合同,这就决定了那部分农村劳动力不可能长期扎根城市进入非农业生产领域[5],城市化的发展受到了人为的遏制,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2001年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4.54%,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0%。这提示,加快城市化进程需要加快土地使用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1958年我国在农村只建立了非常简易的社会保障组织,但农民的社会保险,特别是在社会保险中占重要地位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目前我国已经在农村一定范围内实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但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窄、管理不力等诸多问题,多数农民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土地保障和家庭自我保障[6];尽管目前在我国农村存在着占有很大比例的“非农产业群体”,但是他们的社会保障与普通农民没有大的差别[7]。我国目前尽管现在有了一些关于改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和法规出台,但是我国在短期内还没有能力在农村大范围建立和实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多数农民还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土地保障和家庭自我保障[6],这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阻碍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 3)农村教育落后
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的资料显示, 2001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6.4年,而美国为12.1年,相差5.7年;我国农村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33年,城市为10.16年,相差2.83年。据统计,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为86.4%,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据统计,2001年我国高中生入学率为42.8%,大专毛入学率仅仅只有13.3%,相比之下在农村的情况还要低得多。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农村的教育非常落后,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如果不改变现时的情况,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状况将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城市的第二、三产业一般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程度,而且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因此,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是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
在众多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共同制约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形成城市化不足与农村剩余动力过多又转移不足的尖锐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除了要改革相关的制度或者体制以外,关键还在于改善农村的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三、改善农村教育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
城市化不是简单地将农民成建制地迁入城市,而是一个自然的经济发展过程。城市发展需要的是有较高科学文化的人才和劳动力 ,低素质、不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必将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短,导致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因此,只有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增加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具备融入城市知识经济社会的能力,才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市化健康发展。
如何才能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呢?
(1)及时普及12年义务教育
目前,我国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基本上普及了 9年义务教育,下一步应该狠抓教育质量,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理想的成效,但是这还满足不了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审时度势,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投资方向,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及时普及12年义务教育,并作为事业来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提前普及12年义务教育。国家应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硕士生到农村去从事教育工作,把我国农村的普教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普及高中教育,实现普通教育大众化,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进程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提高农村地区的大、中专升学率
通过大中专升学,可以将农民的子女由农业人口转变为比较稳定的城镇人口。通过这种方式进城的农村人口不但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完全能融入城市的生活。和广大农民工进城相比,他们进城对我国的城市化更具有推动作用,这是必须要加以重视的力量。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达到提高农村学生的大中专升学率的目的;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来提高农村学生的大中专升学率。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主动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鉴于当前多数农民家庭负担子女上大学存在经济困难的现状,政府要大幅度增加奖学金和助学金,使得更多的农民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3)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将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各为 3年。事实上这一体制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高级中学都在搞应试教育,其主要目的是抓升学率,忽视了在中学生中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这对提高升学率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是,对于落榜者来说,除了掌握了一定的中学基础知识以外,一无所有。对大多数落榜者来说,城镇学生面临的是就业,农村学生大多数面临的还是返乡务农。这一情形造成的后果是就业者没有专业技能,农村学生返乡务农又浪费了人力资源。改变这一情形的有效渠道就是改革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至于如何改革,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但本文作者提议将高级中学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两年,主要任务是抓升学,高考升学安排在第二学年末;第二阶段为期一年,主要任务是安排高考落榜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在高中毕业后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于他们就业,同时也可以为大部分农村学生毕业后进城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可以由当地的职业技术学校来完成。当然,这一方案的可行性还亟待深入研究。
(4)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
现在,由于农村普通教育与城乡经济实际相脱节,很多地方初、高中毕业后的农村青年大多返乡务农,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经济活动之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因此,农村城市化必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并将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开发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强化转移劳动力的竞争力和延续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已有了足够的认识,在县、乡办了很多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但是,由于升大学热,广大农民和初中生不认同职业中学,一些政府有关人员也对职业中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再加上职业技术高等学校发展缓慢,许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都办得不好,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政府应重新审视有关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政策,如果各级政府像抓重点高中那样重视,相信不需要几年,全国各县乡的职业技术学校就会兴旺发达起来,我国的农村教育就会大大改观,我国的农民教育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还必须让农民转变观念,使之普遍接受城市文化,使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城市化进程的需求相适应,这样将会大大减少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羁绊。
国家应该认真审视农村现实情况,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状况,大力降低受教育成本,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解决 “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才能早日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早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2] 周加来等.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证实分析.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4):26-29.
[3] 钱纳里. 发展模式(1950-1970).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
[4] 吉利斯等. 《发展经济学》,第四版21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韩玉堂 等 . 深化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经济学思考.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6-41.
[6] 石宏伟 等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困境与对策 . 软科学,2002,16(4):35-40.
[7] 董 理. 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5):42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