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扩大我市二、三产业就业容量的途径探析

日期: 2019-05-29
字体: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邦之策。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重庆正处于一个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关键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认真研究解决我市二、三产业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一、我市二、三产业单位就业现状的基本分析 

(一)我市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结构和分布的比较分析 

根据重庆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末,全市二、三产业单位85850个,从业人员407.4万人,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41.0万人,占59.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6.4万人,占40.8% 

1、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的单位从业人员 

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我市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整体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国有单位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占29.6%26.4%24.3%,三类合计占全部的80.3%。单位平均从业人员数以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较高(详见表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的单位及从业人员 

                                               单位:%、人/单位 

 

单位个数所占比重 

从业人数所占比重 

单位平均从业人员数 

      

100.0 

100.0 

47 

1、国有 

24.7 

26.4 

50 

2、集体 

7.5 

6.6 

42 

3、股份合作 

1.8 

2.1 

57 

4、联营 

0.3 

0.3 

40 

5、有限责任公司 

10.1 

24.3 

114 

6、股份有限公司 

2.1 

5.0 

110 

7、私营企业 

34.3 

29.6 

41 

8、其他内资 

18.4 

2.9 

8 

9、港澳台商投资 

0.4 

1.1 

121 

10、外商投资 

0.5 

1.7 

171 

  

聚类分析是一种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将研究对象根据数据的特征分成若干类,在同一类中这些对象在某种意义上趋向于彼此相似,而在不同类中对象趋向于不相似。这里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单位类型进行聚类,以划分出具有相似特征的类。采用组间连接法对各类型单位进行聚类(下同)。 

聚类结果分为两类。类型一主要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联营、私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等,这类单位总量所占比重较高,从业人数总量较大,个体吸收就业能力较弱;类型二主要包括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这类单位总量所占比重较低,但个体吸收就业能力较强。 

私营企业作为目前所占市场比重最大的单位类型,由于其自身规模通常不大,个体吸收就业的能力相对较低,然而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转变,私营企业在市场所占份额将继续扩大,因而其总体吸收劳动力的空间仍十分巨大。另外,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由于其资金雄厚、生产技术力量较强,企业规模通常较大,因而在吸收和创造就业上有十分丰富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内资经济的同时还要注重招商引资,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创造引资条件,吸引境外企业来渝投资办厂。 

2、按行业划分的单位从业人员 

从分行业的从业人员总量来看,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高,其中以制造业(占29.7%)和建筑业(占22.5%)构成比重最大,三产业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所占比重较高,依次为7.5%5.9%4.9% 

从单位规模来看,二、三产业差异较大。二产业平均每个单位从业人员99人,是三产业的3.7倍。其中,以建筑业的单位规模最大,平均每个单位从业人员315人,以下依次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15/单位)、房地产业(109/单位)、采矿业(80/单位)等。单位规模较小的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3/单位)、租赁和商贸服务业(18/单位)、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9/单位)等。 

从劳动力生产率水平来看,2004年度,全市二、三产业增加值 2264.76亿元,二、三产业平均劳动力生产率5.56亿元/万人,其中,二产业劳动力生产率4.62亿元/万人,三产业劳动力生产率6.93亿元/万人。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劳动力生产率水平较高(详见表2)。 

  

2  按行业划分的单位从业人员 

                                                  单位:%、人/单位、亿元/万人 

  

单位数所占比重 

从业人数所占比重 

增加值所占比重 

单位 

规模 

劳动力生产率 

二、三产业合计 

100.0 

100.0 

100.0 

47 

5.56 

二产业 

28.4 

59.2 

49.1 

99 

4.62 

采矿业 

3.1 

5.2 

4.4 

80 

4.68 

制造业 

20.6 

29.7 

31.9 

68 

5.9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 

1.7 

3.4 

65 

11.13 

建筑业 

3.4 

22.5 

9.4 

315 

2.32 

三产业 

71.6 

40.8 

50.9 

27 

6.9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 

4.9 

8.4 

115 

9.65 

批发和零售业 

1.2 

0.8 

3.2 

32 

21.67 

住宿和餐饮业 

13.8 

5.9 

10.9 

20 

10.29 

金融业 

1.7 

2.0 

2.5 

54 

7.23 

房地产业 

0.7 

1.7 

3.6 

109 

12.1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0 

3.1 

5.7 

37 

10.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1 

1.6 

1.1 

18 

3.8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8 

1.3 

1.0 

23 

4.1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 

0.7 

1.0 

33 

7.9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3 

0.5 

1.8 

19 

18.12 

教育 

7.4 

8.0 

4.6 

51 

3.2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5 

2.4 

1.9 

32 

4.5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 

0.6 

0.8 

27 

7.57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6.9 

7.5 

4.2 

13 

3.13 

采用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分为三类。建筑业由于其较高的劳动力吸收能力,被单独分为类型一。除建筑业以外的其他第二产业与交通运输、房地产业被分为类型二,类型二的主要特点是单位规模较大,这部分产业吸收劳动力主要依靠自身较大的规模,一旦进入市场就能够创造较大的就业空间。类型三均由第三产业构成,类型三的单位规模相对较小,由于其资本有机构成较低,能够较快的进入市场。尤其是批零、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产业由于其劳动力需求量适中,企业成长速度较快,劳动力生产率水平较高,不仅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还能够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能够成为未来我市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发展方向。 

3、按地区划分的单位从业人员 

分地区的从业人员结构,各地区的差异较大。经济较为发达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常住人口仅占全市的22.6%,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占全市50.5%,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达32.8%;经济欠发达的库区常住人口占47.2%,从业人员占26.4%,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仅为8.2%。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最高的是渝中区,占61.4%;最低的酉阳县,仅为4.2%。单位规模最大的大渡口区平均每个单位从业人员64人,最小的巫溪县仅为17人(详见表3)。 

  

3  按地区划分的单位从业人员 

                                                          单位:%、人/单位 

  

常住人口数所占比重 

单位数所占比重 

从业人员所占比重 

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 

单位规模 

重庆市 

100.0 

100.0 

100.0 

14.7 

47 

都市发达经济圈 

22.6 

41.2 

50.5 

32.8 

58 

渝中区 

2.5 

8.3 

10.3 

61.4 

59 

大渡口区 

0.9 

1.8 

2.4 

38.5 

64 

江北区 

2.3 

4.1 

5.4 

34.4 

62 

沙坪坝区 

3.0 

5.9 

6.4 

31.0 

52 

九龙坡区 

3.3 

7.5 

8.8 

39.0 

56 

南岸区 

2.4 

3.8 

4.9 

30.9 

62 

北碚区 

2.4 

3.0 

3.8 

23.4 

60 

渝北区 

3.0 

4.0 

4.6 

22.8 

55 

巴南区 

2.9 

2.9 

3.8 

19.5 

63 

渝西经济走廊 

30.1 

25.5 

23.1 

11.2 

43 

万盛区 

0.9 

1.0 

1.0 

15.9 

45 

双桥区 

0.2 

0.5 

0.3 

28.0 

33 

綦江县 

3.0 

2.3 

2.1 

10.4 

44 

潼南县 

2.6 

1.5 

1.4 

8.2 

44 

铜梁县 

2.2 

2.7 

1.6 

10.9 

29 

大足县 

2.7 

2.3 

1.5 

8.0 

31 

荣昌县 

2.3 

1.8 

1.8 

11.3 

46 

璧山县 

1.8 

2.1 

2.0 

16.2 

45 

江津市 

4.5 

2.9 

3.5 

11.3 

57 

合川市 

4.6 

3.3 

2.4 

7.8 

35 

永川市 

3.3 

3.3 

3.4 

15.1 

49 

南川市 

2.0 

1.8 

1.9 

14.6 

51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47.2 

33.3 

26.4 

8.2 

38 

万州区 

5.4 

5.1 

4.7 

12.6 

43 

涪陵区 

3.6 

3.5 

3.8 

15.5 

53 

黔江区 

1.6 

1.0 

0.8 

7.2 

35 

长寿区 

2.7 

1.8 

2.3 

12.4 

61 

梁平县 

2.6 

1.6 

1.2 

7.1 

37 

城口县 

0.7 

0.9 

0.4 

7.5 

19 

丰都县 

2.3 

1.8 

1.0 

6.5 

27 

垫江县 

2.6 

2.0 

1.6 

8.9 

38 

武隆县 

1.2 

1.0 

0.7 

8.5 

34 

   

2.7 

1.9 

1.4 

7.5 

34 

   

4.2 

2.3 

2.2 

7.7 

45 

云阳县 

3.7 

1.8 

1.2 

4.7 

30 

奉节县 

3.1 

1.4 

1.1 

5.1 

35 

巫山县 

1.8 

1.2 

0.7 

5.8 

27 

巫溪县 

1.6 

1.5 

0.5 

5.0 

17 

石柱县 

1.6 

1.0 

0.7 

6.2 

31 

秀山县 

1.8 

1.1 

0.9 

7.5 

39 

酉阳县 

2.1 

1.0 

0.6 

4.2 

28 

彭水县 

2.0 

1.3 

0.7 

5.4 

26 

  

采用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分为三类,其结果如下: 

  

类型一 

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类型二 

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万盛区、綦江县、潼南县、荣昌县、璧山县、江津市、永川市、南川市、万州区、涪陵区、长寿区、开            

类型三 

双桥区、铜梁县、大足县、合川市、黔江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  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 

  

类型一主要包括经济较为发达的主城六区,其单位所占比重较大,从事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高,单位规模普遍较大。类型二以渝西地区为主,另包括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北碚、渝北、巴南区和库区中经济相对发达的部分区县,其主要特点是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和类型一相比相对较低,单位规模相对较小。类型三以经济欠发达的库区地区为主,这部分地区二、三产业单位比重小,从业人员比重低,单位规模普遍较小。 

4、单位从业人员素质基本情况 

按从业人员学历分组,2004年末,我市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6.1%,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9.4%。按技术职称分组,具有技术职称的占22.6%,其中被评为中、高级职称的占10.0%。按技术等级分组,具有中级工及以上等级的占11.9%(详见下图)。 

      

 

 

5、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2004年末,我市共有二、三产业个体经营户84.4万户,从业人员212.9万人。其中,二产业从业人员49.8万人,占23.4%;三产业从业人员163.1万人,占76.6%。零售业、工业、餐饮业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分别占到37.0%22.1%11.7%,在我市个体经营户行业分组中占主导地位。 

  

(二)我市二、三产业就业现状和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从就业总量上看, 2004年末我市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含个体经营户)共计620.4万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与一产业从业人员之比为0.76:1。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与一产业从业人员之比为0.88:1。我市这一比例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劳动组织化程度上看,2004年末,我市共有407.4万人选择到二、三产业单位(包括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作,占总的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65.7%;34.3%选择从事个体户经营。在全国,单位就业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总数的69.5%,个体经营户占30.5%。我市二、三产业单位劳动组织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3.8个百分点,总体上单位吸收就业能力相对较弱。 

从单位规模上看,2004年末,平均每个法人单位吸收就业人员47.5人。在全国,平均每个法人单位吸收就业人员41.5人,我市高于这一平均水平6人,表明我市二、三产业单位规模相对较大,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 

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90.8万人,占46.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29.6万人,占53.1%。全国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占50.1%和49.9%。我市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相对较大,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06),我市2004年度二、三产业增加值 2264.7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112.80亿元,占49.1%,第三产业增加值1151.96亿元,占50.9%,二、三产业劳动力生产率分别为3.83(亿元/万人)和3.50(亿元/万人)。同期,全国二、三产业劳动力生产率分别达到4.78(亿元/万人)和4.22(亿元/万人)。我市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17.1个百分点(详见表4)。 

4  我市和全国劳动生产率比较 

单位:万人、亿元、亿元/万人 

 

从业人数 

增加值 

劳动力生产率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国 

15463.8 

15419.0 

73904.0 

65018.0 

4.78 

4.22 

重庆市 

290.8 

329.6 

1112.8 

1152.0 

3.83 

3.50 

  

  

从行业结构上看,我市制造业、建筑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口分别占全市的29.7%、22.5%、8.0%、7.5%和5.9%。在全国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占39.1%,建筑业占13.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9%,教育占7.1%,批发和零售业占6.4%。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员总量的反差与我市制造行业的不景气而资本形成率高达59.8%(远高于全国45%的平均水平)密切相关。 

从单位登记注册类型上看,我市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占30%)、国有企业(占26%)和有限责任公司(占24%)。近几年来,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吸收了大量劳动力。2004年末,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为主的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达到56%。然而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其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量的70%以上,仍然还有一定差距。 

从就业者劳动生产技能水平上看,我市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单位就业人员占总的26.1%,具有技术职称的占22.6%,具有技术等级证书的占11.9%。在全国,这三项指标分别为24.4%、19.5%、9.4%。这表明我市就业者劳动生产技能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同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看来,我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二三产业结构和劳动化组织程度大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劳动者生产技能水平和单位规模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线。在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上,我市和全国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从劳动者本身的素质来看,我市劳动力的质量并无明显劣势,因此,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同时,解决就业工作的重点更应当放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上。 

  

二、扩大我市二、三产业就业容量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创造就业机会能力不强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重庆的经济增长点少、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04年末,我市总人口3144.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2.4%;GDP仅占全国GDP总量的1.7%。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重庆城区建设多呈现组团式结构,经济建设中心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极其有限,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又普遍缺乏独立形成前向和后向产业链条的大型企业集团,无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使得我市解决就业问题严重依赖外部地区,其具体表现为大规模自发或有组织的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截至2004年底,我市对外输出劳动力超过400万。 

(二)农村劳动力总量大,隐性失业严重,大量富裕劳动力急待转移 

由于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生产资源有限、生产力进步缓慢等原因,使我市广大的农村地区积压了大量的隐性失业者。截至2004年底,我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21.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至今仍有大量的富裕劳动力急待从农村向城镇进行转移。 

(三)国有经济吸收就业能力下降较快 

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国有经济吸收就业的能力也大幅下降。根据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2001年末全市国有单位24967个,从业人员149.4万人。到2004年末,国有单位减少3795个,从业人员减少39.2万人,平均每个单位吸收就业减少一成以上。 

(四)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现象严重,中小企业发展受阻 

中小企业不仅对全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创造就业的优势也十分明显。然而,截至2004年底,我市仍有65%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状况,59%的中小企业年内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运转受到资金周转的限制,企业规模扩大受阻,吸收劳动力也无法进一步扩大。 

(五)劳动技术和就业观念落后,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 

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大批使用落后技术的工作岗位消失,同时也产生了需要新技能的工作岗位。但由于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管理能力一时难以提高,不能适应新的岗位要求,从而形成许多劳动者下岗与高级人才短缺并存的状况。另外,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择业观念的束缚下,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十分狭隘,就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受到极大限制。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经济发达的城市、薪水高的单位和专业好的岗位,造成了地区和专业的就业供给严重失衡。正是这种长期得不到改变的就业观念,形成了落后地区留人难、冷门行业用人难的尴尬局面。 

  

三、扩大我市二、三产业就业容量的途径探析 

(一)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增长,增强产业增长对就业拉动。 

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2000年至2005年,我市二、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4.24%,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0.08%。同期,我市二、三产业就业弹性分别为0.110.20属于典型的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要使经济增长真正成为持续创造就业的过程,即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有效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需要大幅提高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但是在短期看来,就业弹性是相对稳定的,只有通过产业增长来不断扩大就业。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增长,仍将作为拉动我市就业的一条主要途径。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增加就业岗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既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又要积极发展具有市场潜力和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就业弹性。除继续拓展商贸、餐饮等传统产业领域的就业渠道,还应努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农业、信息业、咨询业、文化服务业、教育服务业、体育服务业等,尤其要积极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重点开发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以及清洁、绿化、社区保安、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城镇的二、三产业就业容量。 

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地区间差异、促进就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经济,增加就业容量。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的就业容量。二要加快制度建立健全,逐步放宽限制农民进城的有关措施,农民工务工应实行和城镇劳动力统一的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三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法律援助,特别是劳动争议及劳动仲裁咨询服务,协助他们解决好劳资纠纷和工伤医疗维权。 

(四)全面推进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市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2004年,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4年,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单位就业人员仅占26.1%。一般劳动力数量过剩,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外经外贸人才严重不足。因此,解决就业压力还须重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一要大力发展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积极扩展高等教育,完善继续教育和继续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二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继续搞好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三要积极开展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劳动年龄人员的创业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创业技能。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都应开设专门的创业知识课程,系统教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尤其要引导大学毕业生把创业当作一种择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在短期内,失业现象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项社会保险制度,同时将广大农民逐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使城乡保障一体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渠道,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健全基金监督管理体制,规范基金运作,并积极探索基金运行模式,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功能。党和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扶持,帮助、推荐求职困难人员上岗就业,并在资金方面予以补贴,安置再就业困难人员。同时,动员媒体和社会力量来关心、帮助就业困难群体,使他们能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font-kerning: 0pt">二、三产业合计

100.0 

100.0 

100.0 

47 

5.56 

二产业 

28.4 

59.2 

49.1 

99 

4.62 

采矿业 

3.1 

5.2 

4.4 

80 

4.68 

制造业 

20.6 

29.7 

31.9 

68 

5.9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 

1.7 

3.4 

65 

11.13 

建筑业 

3.4 

22.5 

9.4 

315 

2.32 

三产业 

71.6 

40.8 

50.9 

27 

6.9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 

4.9 

8.4 

115 

9.65 

批发和零售业 

1.2 

0.8 

3.2 

32 

21.67 

住宿和餐饮业 

13.8 

5.9 

10.9 

20 

10.29 

金融业 

1.7 

2.0 

2.5 

54 

7.23 

房地产业 

0.7 

1.7 

3.6 

109 

12.1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0 

3.1 

5.7 

37 

10.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1 

1.6 

1.1 

18 

3.8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8 

1.3 

1.0 

23 

4.1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 

0.7 

1.0 

33 

7.9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3 

0.5 

1.8 

19 

18.12 

教育 

7.4 

8.0 

4.6 

51 

3.2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5 

2.4 

1.9 

32 

4.5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 

0.6 

0.8 

27 

7.57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6.9 

7.5 

4.2 

13 

3.13 

  采用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分为三类。建筑业由于其较高的劳动力吸收能力,被单独分为类型一。除建筑业以外的其他第二产业与交通运输、房地产业被分为类型二,类型二的主要特点是单位规模较大,这部分产业吸收劳动力主要依靠自身较大的规模,一旦进入市场就能够创造较大的就业空间。类型三均由第三产业构成,类型三的单位规模相对较小,由于其资本有机构成较低,能够较快的进入市场。尤其是批零、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产业由于其劳动力需求量适中,企业成长速度较快,劳动力生产率水平较高,不仅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还能够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能够成为未来我市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发展方向。 

  3、按地区划分的单位从业人员 

  分地区的从业人员结构,各地区的差异较大。经济较为发达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常住人口仅占全市的22.6%,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占全市50.5%,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达32.8%;经济欠发达的库区常住人口占47.2%,从业人员占26.4%,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仅为8.2%。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最高的是渝中区,占61.4%;最低的酉阳县,仅为4.2%。单位规模最大的大渡口区平均每个单位从业人员64人,最小的巫溪县仅为17人(详见表3)。 

    

  3  按地区划分的单位从业人员 

                                                            单位:%、人/单位 

  

常住人口数所占比重 

单位数所占比重 

从业人员所占比重 

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 

单位规模 

重庆市 

100.0 

100.0 

100.0 

14.7 

47 

都市发达经济圈 

22.6 

41.2 

50.5 

32.8 

58 

渝中区 

2.5 

8.3 

10.3 

61.4 

59 

大渡口区 

0.9 

1.8 

2.4 

38.5 

64 

江北区 

2.3 

4.1 

5.4 

34.4 

62 

沙坪坝区 

3.0 

5.9 

6.4 

31.0 

52 

九龙坡区 

3.3 

7.5 

8.8 

39.0 

56 

南岸区 

2.4 

3.8 

4.9 

30.9 

62 

北碚区 

2.4 

3.0 

3.8 

23.4 

60 

渝北区 

3.0 

4.0 

4.6 

22.8 

55 

巴南区 

2.9 

2.9 

3.8 

19.5 

63 

渝西经济走廊 

30.1 

25.5 

23.1 

11.2 

43 

万盛区 

0.9 

1.0 

1.0 

15.9 

45 

双桥区 

0.2 

0.5 

0.3 

28.0 

33 

綦江县 

3.0 

2.3 

2.1 

10.4 

44 

潼南县 

2.6 

1.5 

1.4 

8.2 

44 

铜梁县 

2.2 

2.7 

1.6 

10.9 

29 

大足县 

2.7 

2.3 

1.5 

8.0 

31 

荣昌县 

2.3 

1.8 

1.8 

11.3 

46 

璧山县 

1.8 

2.1 

2.0 

16.2 

45 

江津市 

4.5 

2.9 

3.5 

11.3 

57 

合川市 

4.6 

3.3 

2.4 

7.8 

35 

永川市 

3.3 

3.3 

3.4 

15.1 

49 

南川市 

2.0 

1.8 

1.9 

14.6 

51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47.2 

33.3 

26.4 

8.2 

38 

万州区 

5.4 

5.1 

4.7 

12.6 

43 

涪陵区 

3.6 

3.5 

3.8 

15.5 

53 

黔江区 

1.6 

1.0 

0.8 

7.2 

35 

长寿区 

2.7 

1.8 

2.3 

12.4 

61 

梁平县 

2.6 

1.6 

1.2 

7.1 

37 

城口县 

0.7 

0.9 

0.4 

7.5 

19 

丰都县 

2.3 

1.8 

1.0 

6.5 

27 

垫江县 

2.6 

2.0 

1.6 

8.9 

38 

武隆县 

1.2 

1.0 

0.7 

8.5 

34 

   

2.7 

1.9 

1.4 

7.5 

34 

   

4.2 

2.3 

2.2 

7.7 

45 

云阳县 

3.7 

1.8 

1.2 

4.7 

30 

奉节县 

3.1 

1.4 

1.1 

5.1 

35 

巫山县 

1.8 

1.2 

0.7 

5.8 

27 

巫溪县 

1.6 

1.5 

0.5 

5.0 

17 

石柱县 

1.6 

1.0 

0.7 

6.2 

31 

秀山县 

1.8 

1.1 

0.9 

7.5 

39 

酉阳县 

2.1 

1.0 

0.6 

4.2 

28 

彭水县 

2.0 

1.3 

0.7 

5.4 

26 

    

  采用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分为三类,其结果如下: 

    

类型一 

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类型二 

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万盛区、綦江县、潼南县、荣昌县、璧山县、江津市、永川市、南川市、万州区、涪陵区、长寿区、开            

类型三 

双桥区、铜梁县、大足县、合川市、黔江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  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 

    

  类型一主要包括经济较为发达的主城六区,其单位所占比重较大,从事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高,单位规模普遍较大。类型二以渝西地区为主,另包括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北碚、渝北、巴南区和库区中经济相对发达的部分区县,其主要特点是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和类型一相比相对较低,单位规模相对较小。类型三以经济欠发达的库区地区为主,这部分地区二、三产业单位比重小,从业人员比重低,单位规模普遍较小。 

  4、单位从业人员素质基本情况 

  按从业人员学历分组,2004年末,我市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6.1%,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9.4%。按技术职称分组,具有技术职称的占22.6%,其中被评为中、高级职称的占10.0%。按技术等级分组,具有中级工及以上等级的占11.9%(详见下图)。 

        

   

   

  5、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2004年末,我市共有二、三产业个体经营户84.4万户,从业人员212.9万人。其中,二产业从业人员49.8万人,占23.4%;三产业从业人员163.1万人,占76.6%。零售业、工业、餐饮业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分别占到37.0%22.1%11.7%,在我市个体经营户行业分组中占主导地位。 

    

  (二)我市二、三产业就业现状和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从就业总量上看, 2004年末我市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含个体经营户)共计620.4万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与一产业从业人员之比为0.76:1。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与一产业从业人员之比为0.88:1。我市这一比例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劳动组织化程度上看,2004年末,我市共有407.4万人选择到二、三产业单位(包括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作,占总的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65.7%; 34.3%选择从事个体户经营。在全国,单位就业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总数的69.5%,个体经营户占30.5%。我市二、三产业单位劳动组织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3.8个百分点,总体上单位吸收就业能力相对较弱。 

  从单位规模上看,2004年末,平均每个法人单位吸收就业人员47.5人。在全国,平均每个法人单位吸收就业人员41.5人,我市高于这一平均水平6人,表明我市二、三产业单位规模相对较大,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 

  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90.8万人,占46.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29.6万人,占53.1%。全国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占50.1%和49.9%。我市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相对较大,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06),我市2004年度二、三产业增加值 2264.76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112.80亿元,占49.1%,第三产业增加值1151.96亿元,占50.9%,二、三产业劳动力生产率分别为3.83(亿元/万人)和3.50(亿元/万人)。同期,全国二、三产业劳动力生产率分别达到4.78(亿元/万人)和4.22(亿元/万人)。我市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17.1个百分点(详见表4)。 

  4  我市和全国劳动生产率比较 

  单位:万人、亿元、亿元/万人 

 

从业人数 

增加值 

劳动力生产率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国 

15463.8 

15419.0 

73904.0 

65018.0 

4.78 

4.22 

重庆市 

290.8 

329.6 

1112.8 

1152.0 

3.83 

3.50 

    

    

  从行业结构上看,我市制造业、建筑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口分别占全市的29.7%、22.5%、8.0%、7.5%和5.9%。在全国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占39.1%,建筑业占13.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9%,教育占7.1%,批发和零售业占6.4%。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员总量的反差与我市制造行业的不景气而资本形成率高达59.8%(远高于全国45%的平均水平)密切相关。 

  从单位登记注册类型上看,我市二、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占30%)、国有企业(占26%)和有限责任公司(占24%)。近几年来,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吸收了大量劳动力。2004年末,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为主的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达到56%。然而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其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量的70%以上,仍然还有一定差距。 

  从就业者劳动生产技能水平上看,我市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单位就业人员占总的26.1%,具有技术职称的占22.6%,具有技术等级证书的占11.9%。在全国,这三项指标分别为24.4%、19.5%、9.4%。这表明我市就业者劳动生产技能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同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看来,我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二三产业结构和劳动化组织程度大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劳动者生产技能水平和单位规模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线。在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上,我市和全国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从劳动者本身的素质来看,我市劳动力的质量并无明显劣势,因此,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同时,解决就业工作的重点更应当放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上。 

    

  二、扩大我市二、三产业就业容量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创造就业机会能力不强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重庆的经济增长点少、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04年末,我市总人口3144.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2.4%;GDP仅占全国GDP总量的1.7%。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重庆城区建设多呈现组团式结构,经济建设中心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极其有限,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又普遍缺乏独立形成前向和后向产业链条的大型企业集团,无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使得我市解决就业问题严重依赖外部地区,其具体表现为大规模自发或有组织的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截至2004年底,我市对外输出劳动力超过400万。 

  (二)农村劳动力总量大,隐性失业严重,大量富裕劳动力急待转移 

  由于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生产资源有限、生产力进步缓慢等原因,使我市广大的农村地区积压了大量的隐性失业者。截至2004年底,我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21.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至今仍有大量的富裕劳动力急待从农村向城镇进行转移。 

  (三)国有经济吸收就业能力下降较快 

  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国有经济吸收就业的能力也大幅下降。根据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2001年末全市国有单位24967个,从业人员149.4万人。到2004年末,国有单位减少3795个,从业人员减少39.2万人,平均每个单位吸收就业减少一成以上。 

  (四)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现象严重,中小企业发展受阻 

  中小企业不仅对全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创造就业的优势也十分明显。然而,截至2004年底,我市仍有65%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状况,59%的中小企业年内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运转受到资金周转的限制,企业规模扩大受阻,吸收劳动力也无法进一步扩大。 

  (五)劳动技术和就业观念落后,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 

  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大批使用落后技术的工作岗位消失,同时也产生了需要新技能的工作岗位。但由于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管理能力一时难以提高,不能适应新的岗位要求,从而形成许多劳动者下岗与高级人才短缺并存的状况。另外,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择业观念的束缚下,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十分狭隘,就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受到极大限制。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经济发达的城市、薪水高的单位和专业好的岗位,造成了地区和专业的就业供给严重失衡。正是这种长期得不到改变的就业观念,形成了落后地区留人难、冷门行业用人难的尴尬局面。 

    

  三、扩大我市二、三产业就业容量的途径探析 

  (一)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增长,增强产业增长对就业拉动。 

  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2000年至2005年,我市二、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4.24%,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0.08%。同期,我市二、三产业就业弹性分别为0.110.20属于典型的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要使经济增长真正成为持续创造就业的过程,即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有效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需要大幅提高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但是在短期看来,就业弹性是相对稳定的,只有通过产业增长来不断扩大就业。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增长,仍将作为拉动我市就业的一条主要途径。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增加就业岗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既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又要积极发展具有市场潜力和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就业弹性。除继续拓展商贸、餐饮等传统产业领域的就业渠道,还应努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农业、信息业、咨询业、文化服务业、教育服务业、体育服务业等,尤其要积极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重点开发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以及清洁、绿化、社区保安、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城镇的二、三产业就业容量。 

  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地区间差异、促进就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经济,增加就业容量。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的就业容量。二要加快制度建立健全,逐步放宽限制农民进城的有关措施,农民工务工应实行和城镇劳动力统一的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三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法律援助,特别是劳动争议及劳动仲裁咨询服务,协助他们解决好劳资纠纷和工伤医疗维权。 

  (四)全面推进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市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2004年,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4年,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单位就业人员仅占26.1%。一般劳动力数量过剩,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外经外贸人才严重不足。因此,解决就业压力还须重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一要大力发展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积极扩展高等教育,完善继续教育和继续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二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继续搞好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三要积极开展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劳动年龄人员的创业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创业技能。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都应开设专门的创业知识课程,系统教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尤其要引导大学毕业生把创业当作一种择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在短期内,失业现象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项社会保险制度,同时将广大农民逐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使城乡保障一体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渠道,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健全基金监督管理体制,规范基金运作,并积极探索基金运行模式,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功能。党和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扶持,帮助、推荐求职困难人员上岗就业,并在资金方面予以补贴,安置再就业困难人员。同时,动员媒体和社会力量来关心、帮助就业困难群体,使他们能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