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重庆市基本单位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日期: 2019-05-29
字体:

     重庆市基本单位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基本单位是企业、事业、机关、社团、民办非企业、居(村)委会等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统称,与个体经营户共同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胞和载体,成为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基本单位吸纳了社会中最丰富的人力资本,占有并分配着绝对力量的经济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最基本的作用者和推动力,其总体规模、结构、布局、生产要素配置等特点和变化,直接决定着各地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目前,重庆正处于“十二五”开局时期,研究基本单位的发展情况和结构特点,将有利于为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着重分析 2006年以来,全市基本单位的 发展状况其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发展我市基本单位、调整结构和布局,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提出建议。

  一、基本单位数量与规模快速扩张,增强了经济增长的动能

  (一)单位总量增势强劲,与经济保持协调增长

  2011 年末全市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单位分别达到 27.33万个和 22.59万个,与 2005年末相比,增量均超出 13万个,分别增加了 13.33万个和 13.14万个,年均增长速度各为 11.8%和 15.6%(见表 1)。基本单位的发展与经济保持了协调增长的良好态势,法人单位年均递增与 GDP基本同步,增速略高出 0.4个百分点。对比基本单位与 GDP各年的增长速度(见图 2),各类单位的波动更为明显,最近两年均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较好发展。

  表 1、基本单位与 GDP发展走势对照表

  

  

  (二)单位类别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

  从我市基本单位的构成情况分析 (见表 2),单位总量增量的八成以上由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性单位提供。 2006年以来我市生产经营性单位以年均 15.6%的速度增长, 2011年末达到 19.42万个, 6年增加 11.27万个,占单位总量增量的 84.5%,生产经营性单位所占比重为 71.1%,比 2005年末提高 12.9个百分点。

  在各类法人单位中,除村(居)委会数量减少外,其他法人单位均比 2005年末不同程度增长。企业法人单位发展势头迅猛,增量多、速度快、比重大, 2011年末达到 17.88万个,比 2005年末增加 12.08万个,占全部法人单位增量的 92.0%,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20.7%,比同期经济年均增速高 5.5个百分点,在法人单位中所占比重由 61.4%上升到 79.2%。

  生产经营性单位尤其是企业法人,是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源动力,其数量的不断增多,保持了我市经济增长的活力,提高了经济的自身发展能力。企业快速发展、其他各类单位稳中有增,使我市单位类别结构逐步优化,成为支撑我市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表 2、按单位类别分组的产业活动单位与法人单位

  

  

  (三)企业规模和效益大幅扩展,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2006 年— 2011年,我市企业法人在数量增多的同时,整体规模也不断扩大。 2011年末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建筑施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以下简称“三上”企业)共达 14608家,比 2005年增加 7685家,增长了 1.1倍。“三上”企业就业人员共 347.81万人,比 2005年末增加 165.54万人,年均递增 11.4%;总资产达到 24818.18亿元,增长 3.1倍,年均递增 26.8%。我市总资产上亿元的“三上”企业达到 3027家,增加 1891家,其中有 467家企业总资产达到并超过 10亿元,是 2005年的 5.2倍。就业人员 500人以上的“三上”企业达到 1349家,比 2005年增加 422家,有 46家企业的就业人员在 5000人以上 ,增加 25家。

  随着我市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不断改善,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 2011年我市“三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3758.34亿元,比 2005年增长 4.2倍,年均增速为 31.5%,是同期经济现价增长速度的 2.1倍。“三上”企业劳动生产率(按营业收入计算)由 2005年的 25.24万元/人提高到 68.31万元/人,增长了 1.7倍。全年营业收入在 5000万元以上的“三上”企业超过 6000家,达到 6059家,比 2005年末增加 3.5倍,其中营业收入在 1亿元以上的“三上”企业有 3587家,是 2005年的 4.2倍,有 339家企业营业收入达到或超过了 10亿元,是 2005年的 5.6倍。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显著增强了我市企业的盈利能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011年我市“三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 2077.93亿元,利润总额 1180.50亿元,分别比 2005年增长 4.4倍和 5.5倍。

  二、基本单位结构布局合理,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基本单位占有并配置着重要的人力、技术、资金等社会经济资源,其结构布局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组织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经济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等经济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基本单位行业布局: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2006 年至 2011年间,我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培育并壮大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市各行业单位全面发展,经济结构和行业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

  1 、各行业法人单位全面发展,结构布局更趋合理

  6 年间, 19个行业门类法人单位全面开花,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见表 3),年均增长速度在 1.1%和 57.7%之间,有 15个门类年均增速在 10%以上,其中 6个行业年均增速超过 20%。法人 单位及企业的发展情况与行业增加值的增长形势保持一致,对应情况见表 4。

  从各行业门类法人单位所占比重来看,超过 5%的由 2005年的 4个上升到 5个,不仅数量增加,行业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业 3个行业门类比重保持在 5%以上,新增了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两大门类,教育门类退出了占比 5%行业;共有 8个门类占重比较 2005年上升,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升 9个点,农林牧渔业,升 9个点,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升 2.8点,住宿和餐饮业 , 升 1.5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升 1.0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升 0.8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升 0.1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升 0.1点,其余门类法人单位比重均有所下降。

  表 3、法人单位行业分布情况

  表 4、 2011年二、三法人单位与增加值的行业增长情况对应表 (%)

  2 、新兴服务业发展欣欣向荣

  为了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实现服务生产、扩大消费、完善服务项目的需要,我市以发展新兴服务行业为手段,不断调整和完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一大批新兴服务行业和新型的经营模式不断崛起并茁壮成长起来。 2011年末我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 5238个,是 2005年末的 4.1倍,年均增长 2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 16880 个, 年均增长 24.7%。流通企业中连锁、代理、会员制、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层出不穷,传统形式的批发贸易业规模减小,各类超市法人单位发展到 295家,拥有 496家分支机构,分别增加 191家和 172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活动单位分别为 495个和 739个,分别增加 112个和 487个。各类房地产业法人单位 8513个,增加 4629 个,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 3602个,增加 1496个,物业管理单位 2113个,增加 1018个,房地产中介服务单位 2159个,增加 1773个。

  ( 二 )企业所有制特点:私营经济地位更加突出

  为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布局向纵深调整,我市出台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并大力扶持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制分布显现以私营企业为首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比重提高,公有制企业比重继续下降的态势(见表 5)。

  1 、 私营企业大幅增加,对经济发展贡献增强。

  2006 年— 2011年我市私营企业以年均 24.8%的速度快速增加,四年共增加 95296家企业,增速高出全部企业 4.1个百分点, 2011年末我市共有私营企业 129709家,数量是以国有、集体形式组成的公有制企业的 16.1倍,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为 72.5%,上升了 13.1个百分点。 2011年我市以私营经济为重要力量的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 61.7%,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愈更突出。

  2 、公有制企业比重下降,股份制、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企业发展平稳。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兼并、破产、股份制改革等各项改革措施的纵深推进,我市公有制企业大幅度减少,所占比重也明显下降, 2006年— 2011年间,我市公有制企业由 9835家减少到 8033家,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由 16.9%下降到 4.5%,其中国有企业由 3091家增加到 3716家,所占比重由 5.3%下降到 2.1%;集体企业由 6744家减少到 4317家,比重由 11.6%下降到 2.4%。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家企业虽然在数量上比重下降,但在关键行业和关键领域内仍然拥有相当大的资产,占据着相当大的资源,直接或者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保持着相当大的控制优势。除私营企业外的其他非公有制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企业数量增长较为平稳,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 12.0%、 7.8%和 8.7%,比重均有所下降。

  表 5、企业所有制构成情况表

  注: [3]国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和国有独资企业。

  [4] 集体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集体联营企业。

  [5] 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三、基本单位区域分布特点明显,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为了贯彻落实“ 314”总体部署,重庆市委、市政府在总结“三大经济区”、“四大工作板块”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于 2007年确立了“一圈两翼”(即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发展战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了我市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经过 近 5 年的建设和发展, 2011年我市三大区域的单位分布呈现如下特征:

  (一)基本单位的区域分布很不均衡,密度落差有所缩小。

  我市“一圈两翼”土地面积依次为渝东北翼、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南翼,面积比为 1.71: 1.44:1。从基本单位在三大区域的分布看,单位数量最多的是一小时经济圈, 2011年共有产业活动单位 194935个,其次是渝东北翼 57870个,最少的是渝东南翼 20483个。三大区域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的基本单位数量依次为一小时经济圈 6.80个,渝东北翼 1.71,渝东南翼 1.03个,密度比为 6.60:1.66:1,与全市 3.32个/平方公里的水平相比,一小时经济圈为 2.0倍,渝东北翼只有全市的一半多一点,渝东南翼不到全市的 1/3。由于自 2006年以来,三大区基本单位数量增长总体呈现渝东 南翼最快、一小时经济圈最慢的格局,三大区单位密度比逐步缩小,以渝东南翼为基数,“一圈”和“北翼”分别缩小 0.21和 0.25个百分点。

  (二)法人单位数同步增长,经济活力增强。

  与 2005年末相比,三大区域法人单位均呈现较快速度的发展 ,2011年末一小时经济圈法人单位 162059个,增加 93224个,年均增长 15.3%,渝东北翼法人单位 47625个,增加 28096个,年均增长 16.0%,渝东南翼法人单位 16170个,增加 10106个,年均增长 17.8%。

  三大区域法人单位类别构成的变动趋势一致,均表现为企业法人比重上升、其他法人单位比重下降,各区域的经济活动能力都有所增强。从各区域企业法人的增长情况看,增量最多、增长最慢的都是一小时经济圈, 6年增加 87859家,达到 135932家,年均增幅为 18.9%;增长最快的是渝东南翼,企业数为 10905家,比 2005年末增加 8879家,年均增速达到 32.4%,比全部企业增速快 11.7个百分点;渝东北翼企业数增量和增速居中 ,2011年末拥有企业 31997家,比 2005年末增加 24119家,年均增速为 26.3%。

  (三)生产经营性行业单位分布趋同。

  从三大区域法人单位在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经营性行业的分布看,居前两位的行业都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地区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在全部法人单位中所占的比重中,一小时经济圈分别为 18.7%和 26.3%,渝东北翼分别为 11.5%和 18.0%,渝东南翼分别为 9.7%和 18.7%。

  (四)社会事业法人单位分布趋向均衡。

  从三大区域基本单位分布的差异情况分析,差异程度突出地体现在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性单位分布的不均衡性上,各地社会事业单位的分布逐步趋向相对均衡。 2011年全市共有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社会事业法人单位 16404个,其中一小时经济圈 9699个,渝东北翼 5329个,渝东南翼 1376个,人均拥有量(按常住人口计算)为全市 5.65个/万人,一小时经济圈 5.44个/万人,渝东北翼 6.39个/万人,渝东南翼 4.87个/万人,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为 0.96:1.13:0.86:1,差异程度较小。

  (五)基本单位的分布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在我市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以一小时经济圈发达程度最高,其次是渝东北翼,渝东南翼排在最后。 2011年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的生产总值分别为 7762.69亿元、 1710.47亿元和 537.97亿元,自 2006年起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14.9%、 16.2%和 14.7%。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基本单位的分布正相关。

  1 、基本单位数量及密度分布与地区经济实力的基础一致。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基本单位的总量,尤其是法人单位的数量上,一小时经济圈均高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在单位密度方面,一小时经济圈分别是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 4.0倍和 6.6倍。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许多产业活动单位是因一小时经济圈法人单位的向外辐射和延伸所形成的。一小时经济圈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和枢纽地位,以及对其他地区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显著。

  2 、企业的数量及规模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一致。从企业的数量上来看,一小时经济圈占了全市的近 8成,达到 76%,与其在全市生产总值占比 77.5%的水平相当 ,是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企业总和的 3.2倍。三大区域企业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分别为:一小时经济圈 83.9%,渝东北翼 67.2%,渝东南翼 67.4%。

  3 、企业所有制类型分布与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和经济开放程度一致。从各种所有制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来看,公有制企业比重相差不大:一小时经济圈为 4.7%,渝东北翼为 3.9%,渝东南翼为 4.4%;股份制企业比重最高的是一小时经济圈,为 14.4%,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分别为 8.2%和 10.8%;私营企业比重最高的是一小时经济圈,为 73.7%,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分别为 68.7%和 68.6%;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比重一小时经济圈为 0.9%,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均为 0.2%。

  四、从数量关系分析, 基本单位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市基本单位地区分布与经济总量及其结构的数量关系,我们利用结构相似系数和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全市基本单位数量与经济总量及产业分布的相似性及 影响程度 进行分析研究。

  (一)基本单位与经济总量在地区及产业分布间存在较强的相似性

  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全市基本单位地区分布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为准确度量全市地区法人单位与生产总值在总量之间和产业之间的相似程度,我们利用全市 38个区县的数据资料,分别计算出地区法人单位与生产总值的结构相似系数、三次产业法人单位与增加值的结构相似系数、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与增加值构成比的结构相似系数来进行衡量。结构相似系数公式如下:

  Xi , Yj分别表示两个系统在第 i和 j个部门在整个系统中的比重。 0≤ S≤ 1,当 S=1时,说明两个系统结构完全相同;当 S=0时,说明两个系统结构完全不同; S越大,说明两个系统的结构相似性越强。

  根据 2011年全市各区县法人单位和生产总值相关数据计算分析得出:

  1 、法人单位与生产总值的地区分布具有高度相似性,相似系数达到 0.9599;

  2 、三次产业法人单位与增加值的地区分布均具有高度相似性,第一、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与增加值的相似系数分别为 0.8839、 0.9022和 0.9367;

  3 、二、三产业单位构成比与增加值构成比的地区分布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似系数为 0.9347。

  由此可见,全市基本单位的分布与经济总量、及其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均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

  表 6、 2011年重庆法人单位分布与经济结构相似系数表

  (按各区县法人单位与增加值数据计算)

  

       

结构相似系数      

区县法人单位与生产总值      

0.9599      

区县第一产业法人单位与增加值      

0.8839      

区县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与增加值      

0.9022      

区县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与增加值      

0.9367      

区县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比值和增加值比值      

0.9347      

  (二)回归分析表明,基本单位数量增长对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建立回归模型,开展回归分析,可以从数量上揭示基本单位发展变化对全市 GDP的影响程度。下面,我们利用 2006年至 2011年全市 GDP( Y)与法人单位数( X)的序列数据(见表 7),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1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 GDP ( Y)与法人单位数( X)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9976。表明 GDP与法人单位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

  2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A+B × X

  其中: A为常数, B为法人单位数对 GDP的影响系数

  3 、进行回归分析,做出参数估计,得出回归方程

  利用马克威分析系统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Y =  -1648.3836+0.0522 × X

  其中, R2=0.9951    F值 =815.5103

  在回归方程中,可决系数 R2接近于 1, F值足够大,表明模型的拟合度很高,法人单位数( X)能够解释全市 GDP的增长情况。 B=0.0522,说明法人单位数量增长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直接作用,其它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法人单位每增加 1家,将会促进 GDP增加 0.0522亿元。也就是说法人单位的较快发展,将会推动全市经济较快增长。

  表 7、 2005年至 2011年 GDP与法人单位情况

  五、优化基本单位发展布局的几点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 2006年— 2011年间,基本单位的快速发展、合理的结构布局,对全市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市基本单位的分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许多结构和比例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善。为了加快改善我市基本单位的分布状况,推动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升级,加速区域间的协调建设和共同发展,实现重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布局的政策机制,积极引导基本单位分布的优化调整。

  基本单位布局的优化与调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基本单位能否有序地良性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政府是否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能力,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布局的政策机制,积极、正确地引导基本单位布局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全市的总体部署,研究制定我市的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的具体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投资和地区投资方向,引导基本单位的合理布局。总体上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进行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全局观念,使各地在单位布局上既要考虑到地区的需要,按照地区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区域功能给予引导,也要考虑全市的总体规划,从地区间合理分工出发引导单位与行业的合理布局。另一方面,在地区发展规划中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协同解决在地区间产生共同影响的诸如信息、交通、水、电、气等资源配置,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避免地区间为争项目或相互攀比而进行的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促进单位与行业的合理布局。

  (二)强化创新意识,优化发展环境。

  优化单位布局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承、相互影响的关系。单位布局的优化与调整,必须以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为目的,也只有在发展中进行调整,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不断得到改善。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造一个与时俱进的环境,一个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环境。要创造这个环境,就必须强化创新意识,立足于观念、技术、金融、人才机制、制度和体制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只有观念的创新,才能解放思想,打破固步自封的陈旧思维,加快单位分布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建立自主技术体系,创造自有知识产权,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新产品,以提升产品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和单位布局的转型与升级。金融创新就是在用好、用活国家和集体资金的基础上,重视民间经营资本,在税收、土地、价格、融资等方面给予各种政策优惠,积极鼓励社会闲散资金创业投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市外资本、外商及港澳台商资本。人才机制创新就是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努力营造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城市的文化氛围,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创新人才市场,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流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加速推进“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体制,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制度和体制的创新,就是要不断改进政府的经济管理体制,将政府的角色真正由微观参与经济调整到宏观管理经济,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健全各项政策与法律制度,为创新提供法律保障。

  (三)改进投资结构,促进单位布局调整。

  投资的方向和投资结构,将直接影响到基本单位在行业、地区等之间的分布。基本单位的布局调整,要充分发挥投资杠杆的作用,要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围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个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主导产业为重点,以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结构升级为目标,来促进基本单位分布与行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此,要对我市的投资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大对制造业和资源、交通等基础行业的投资力度,重点是对我市主导产业换代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项目的投资。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注重投资的效益,使有限的资金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倾斜,严格控制资金投向衰退的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和落后的技术,投向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缺乏效益的项目,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通过扶持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达到调整单位布局的目的。

  (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大力实施优势企业带动、知名品牌带动和信息发展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多支柱产业体系,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协调好各产业之间、产业与产业链之间的布局与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生产力格局,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提高信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重组、引资相结合,加快推进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建筑建材、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实现规模化经营,培育我市“航母”企业,充分发挥这些产业及以它们为中心的相关产业链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和带动作用。要广泛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冶金、机械、轻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实现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增长。要大力实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现技术和生产力的跨跃式发展。

  服务业对扩大就业和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我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大力发展功能性、基础性、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做大做强商贸、现代物流、金融、房地产、信息和中介、旅游和文化等行业,要健全相关服务发展的行业规范和准则,着力提升服务业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和法制化环境。

  (五)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做大做强民营企业。

  一是将国有企业改革向深层次推进。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经济继续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加大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力度,使其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继续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导外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国有控股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制度,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企业经营考核体系和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机制。通过各项改革,改进国有经济的布局,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益。

  二是扶持和推动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增添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制定并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维权投诉工作,切实为其创造平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放宽国内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凡是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领域、属于竞争性行业、已经和将要对外开放的行业,都允许其进入。进一步激励民间投资,让私营企业主们放弃短期行为、扩大长期投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高新技术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兼并、租赁和参与国有企业改组、重组。构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规范完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加强引导,帮助民营企业研究发展战略和规范化经营,支持和鼓励其向企业集团化方向发展。对诚信守法的就业大户、纳税大户、出口大户、高科技民营企业等给予重点扶持,通过扶持一批、带动一批、帮助一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做优。

  三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领域。要不断改善并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全面推行“阳光收费”制度,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争取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渝建立生产基础、研发中心和区域销售中心,同时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外商及港澳商投资企业发展。加强国内区域合作,推动与周边城市、西南各省、长江流域及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六)加快区域调整步伐,统筹三大经济区联动发展。

  一方面要根据各类产业的经济技术要求和对市场资源条件的需要,鼓励规模经济要求高的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以突出比较优势。继续坚持“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的总体战略,在都市发达经济圈重点发展先进工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高科技产业和现代都市服务业,推进优势产业的聚集和升级,促进都市经济圈继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实行产业协调联动,促进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渝西地区要提升壮大机械和建材两大优势产业,优化提高食品、服装、皮鞋、纺织、精细化工、能源和冶金铸造等产业;渝东南地区要发挥生态资源、矿产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矿产加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生态医药业和边贸经济;三峡库区要进一步壮大医药、化工、食品、建筑建材、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万州、涪陵、长寿、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渝西、库区生态区特色小城市和新型小城镇的培育和发展。使三大经济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结构。

  (注:本文所用 2011年数据均为统计快报数,与正式年鉴数存在出入,仅用于本文分析使用)

  (普查中心田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