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2021年重庆高质量发展报告·创新发展篇

日期: 2022-06-16
字体:

全面改革持续深化 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2021年重庆高质量发展报告·创新发展篇

彭兴燕娄瑶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全面深化改革,突破科技支撑短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动能,加速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强化创新驱动,答好新的赶考路上创新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必答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发展势头强劲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实,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2021年新增市场主体57.88万户、增长14.5%,年末市场主体总数320.37万户,新注册企业三年存活率达86.24%。新增高校2所,新引进研发机构16家,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个。截止年底,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端研发机构77个,国家质检中心19个。联合微电子中心获批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市畜科院获批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增加至118家、5108家、3.69万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80.7家。获批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超5万名。

创新投入持续增加,转化成效同步显现。创新扶持力度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十三五期间R&D经费投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4.9%,高出全国年均增速3.2个百分点。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达92.8亿元,增长12.1%。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累计分别达223.5亿元、81亿元,科技企业融资近4000亿元。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为8.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北碚区、万盛经开区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远超全市平均水平,达30%以上。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7266项,成交金额310.8亿元,同比翻番,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1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渝北区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5.84%,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江北区达2.0%以上。专利授权7.6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0.94万件,有效发明专利4.23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21件,增长16.7%,每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18件,增长7.4%;其中沙坪坝区、南岸区每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60件,北碚区超40件。有效注册商标71.99万件,增长19.2%

创新平台继续完善,创新生态加快优化。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提速,超瞬态实验装置、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等科研平台加快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成投用;两江协同创新区新引进科研院所10家,集聚院士团队14个,分布式雷达验证试验场启动建设,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投入运营;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启动建设长江模拟器、野外科学观测站;15个高新区引进重大科技产业项目474个、总投资2604亿元。获批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组建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推出科技成果转化24,累计启动10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位列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综合评分第12位。

二、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创新发展新动能蓄积

工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新兴产业构筑新动能。2021年,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18.2%,分别较工业增加值增速高7.47.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19.1%28.9%。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5.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沙坪坝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6.6%,北碚区、大渡口区超60%。数字产业显现新成效。数字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69.07亿元,增长29.1%,占数字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0.5%,其中智能网联汽车增长1.1倍,智能硬件增长18.6%,智能制造装备增长16.7%。制造企业数字化率稳步提高。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已累计推动实施4019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认定105个智能工厂、574个数字化车间。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工业新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数字产品持续放量,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2.5倍,笔记本计算机增长19.1%,智能手机增长11.5%,集成电路增长13.4%,液晶显示屏增长29.7%

服务业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发展新动能持续扩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2021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5%,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数字服务业发展稳健有力。2021年,规上数字服务业增加值达767.65亿元,增长21.3 %,两年平均增长17.0%。主要产业领域拉动明显。全市规上数字服务业11个产业领域中有10个产业增加值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大数据、软件服务业、数字内容等3个规上数字服务业的主要产业领域增长强劲,拉动全市规上数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9.4个百分点。大数据和软件服务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57.56亿元、187.33亿元,分别增长24.7 %36.0 %,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0.5%38.2%。数字内容在规上数字服务业中增加值规模最大,实现增加值251.33亿元,增长20.1 %,两年平均增长13.9%

商贸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竞争新优势逐步彰显。互联网经济催生新商业形态,线上线下消费加快融合。2021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35.9%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39.7%,两年平均增长33.7%。电商直播带货专项工程、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持续推进,累计建成直播电商基地34个,实现农村网络零售额317.72亿元,增长30.58%

三、大数据智能化提速,创新驱动战略走实走深

数字经济亮点纷呈,新发展格局稳步构建。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上合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智博会,积极构建五十百千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体系,智能产业(数字产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新集聚大数据智能化企业1000余家,新认定智能工厂38个、数字化车间21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接入二级节点20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达到590G、骨干互联网直连城市达38个。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6.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智能化改造升级,智造重镇加快建设。抢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先机,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建设国家(西部)算力调度中心、国家(西部)数据流通中心、国家(西部)数据靶场、国家(西部)国际数据门户,推动数据高效集聚、有序流通、充分运用,加快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加速聚集,京东、中科曙光等高性能算力设施相继布局,建成5G基站7.3万个,上云企业达10.1万户。IPv6推广、光纤入户、5G通信网、双千兆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达63.25Mbps,比上年提高22.1%

智能化应用场景广泛,智慧名城渐行渐近。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不断丰富。聚焦商用持续推进数字文化、智慧旅游等,开展智慧商圈建设试点示范,解决产业发展难点;渝中区智慧城市商圈、万州区万达广场智慧城市商业综合体、两江新区东原The Oval一奥天地智慧城市商业综合体等示范试点项目持续为经济赋能。聚焦政用稳妥推进智能政务、大数据规划决策等,打造基层智慧治理融跨平台,解决政务服务增效堵点渝快办效能不断提升。聚焦民用大力推动智慧教育、智慧社保等,构建互联互通的城市感知基础体系,解决民生关切痛点;提档升级礼嘉智慧公园,成功入选全国双智试点城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