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2025年上半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重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25年7月23日)
上半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六区一高地”建设,生产供给稳定增长,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29.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4.82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55.75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659.01亿元,同比增长5.6%。
一、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畜牧生产逐步恢复
上半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565.8万亩,同比增长0.1%,产量126.5万吨,增长1.0%;蔬菜产量1313.9万吨,增长3.1%;园林水果产量237.1万吨,增长3.5%;茶叶产量4.6万吨,增长2.8%;中草药材种植面积61.1万亩,增长3.2%。
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884.5万头,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牛出栏15.8万头,增长5.8%。其中,二季度生猪出栏345.6万头,增长0.7%;牛出栏6.5万头,增长6.6%。
二、工业生产持续回升,新兴产品表现亮眼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一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采矿业下降5.8%。支柱产业“七增一降”,摩托车和装备产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7.7%、10.2%;汽车、材料、消费品、能源工业和电子产业分别增长8.4%、7.0%、4.1%、2.4%和0.4%;医药产业下降4.7%。
上半年,全市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67.3%,工业机器人增长54.9%,医疗仪器设备增长31.4%,液晶显示屏增长26.2%,新能源汽车增长25.0%。
三、服务业稳定运行,现代服务业增势喜人
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32.70亿元,同比增长9.2%,与1―2月持平。分行业看,十大行业门类实现“六增四降”,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7.8%、14.0%和13.6%。
1―5月,全市规上数字内容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9.4%、26.3%、23.6%;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工程勘察活动等科研技术行业分别增长1.9倍、45.4%、20.7%。
四、消费市场稳中有升,以旧换新相关商品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0.37亿元,同比增长4.5%,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7066.66亿元,增长4.1%;餐饮收入1233.70亿元,增长6.4%。
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1.9%、6.5%,拉动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1.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7.3%,拉动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1.8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平稳,设备投资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2.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
上半年,全市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增长31.8%,占全市投资比重为12.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0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设备投资增长73.3%,工业设备投资增长21.9%。
六、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六涨二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教育文化娱乐、食品烟酒、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5.8%、2.0%、0.6%、0.4%、0.2%、0.1%;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2.6%、1.3%。
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一季度扩大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2%,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17元,同比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1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5元,增长6.2%。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由上年同期的2.41:1下降为2.37:1。
上半年,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较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随着稳增长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市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下阶段,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迭代升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充分激发投资和消费领域增长新活力,以改革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向上向好态势,奋力跑出经济回升向好“加速度”。
附注:
1. 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指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取得订单,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含增值税),付款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以在网下进行。公共网络包括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4.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统计局 主办单位:重庆市统计局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竹东路感育路9号 邮编:401123 电话:023- 67637000
网站标识码:5000000010
ICP备案:渝ICP备05008095号-5国际联网备案: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17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