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经济运行平稳 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2025年前三季度服务业数据解读
今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发展信心,强化改革创新,全市服务业延续稳定较快增长态势,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5万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59.2%,同比增长6.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6%,拉动全市GDP增长3.7个百分点。
一、服务业经济运行良好,总体平稳态势延续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相关服务业增势平稳,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8%;交通物流发展稳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6%;金融行业运行良好,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6%;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代表的其他服务业支撑有力,增加值增长8.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6%。
二、生产经营持续稳好,企业预期保持乐观
1―8月,全市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59.68亿元,同比增长8.9%,高于全国水平1.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增长较快,分别高于全国增速18.4、19.0和0.4个百分点,多个行业呈现向好态势。三季度,规上服务业企业经营状况综合指数为52.7%,连续7个季度超过50%,处于景气区间。
三、新动能发展能级跃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一是软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满天星”行动计划“人气聚起来、楼宇用起来、产业兴起来”的总体规划下,全市扎实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行业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1―8月,全市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比全国水平高2.4个百分点。数字内容服务、平台技术服务、算力服务等业务快速增长,带动全市其他数字内容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应用软件开发等行业分别增长61.3%、32.9%和20.1%。
二是通道物流发展提质增效。1—8月,全市规上多式联运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多条陆海新通道线路稳定运行。前三季度,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运输货物19.63万标箱,同比增长20%;国际铁路联运运输2.5万标箱,增长139%;跨境公路班车运输2.3万标箱,增长153%。
三是文旅消费持续火热。随着重庆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暑期、国庆、中秋等节假日吸引力增强,文化演艺、旅游文博等业态持续火热。1—8月,全市规上游览景区管理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休闲观光活动行业增长14.6%,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行业增长14.1%。从消费端看,根据市文化旅游委数据,前三季度,我市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1.45亿人次,增长9.2%;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701.59万人次,增长4.2%;国内游客花费196.14亿元,增长11.4%;人均花费726元,增长6.9%。
总的来看,全市服务业经济运行稳健,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下阶段,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协同发力,支撑经济行稳致远的有利条件将持续积聚,预计全市服务业经济将延续稳定向好运行态势,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产业结构向新向优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