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直辖十年铸辉煌,塑造魅力新重庆

日期: 2019-05-29
字体:

  直辖十年铸辉煌,塑造魅力新重庆      

  直辖十年来,重庆面临的三峡工程百万移民、老工业基地改造、农村扶贫与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四大难题正逐一化解。直辖市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国有企业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逐步缓解,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直辖以来,经历了 1998年亚洲金融风波,从 1999年开始,重庆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1997-2006年,重庆经济年均增长 10.2%,并在 2006年达到峰值 ,增长 12.2%。 2006年全市人均 GDP升至 12437元,是 1996年的 3倍。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以 25.4%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长, 2006年重庆地方财政收入为 529.46亿元,是直辖之初的 9.6倍; 200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2949.05亿元,是直辖之初的近 6倍。

  二、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经济结构日趋优化。产业结构由 1996年的 24.2: 39.9: 35.9转变到了 2006年的 12.3: 43.0: 44.7。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从 1996年占 GDP比重的 24.2%下降到了 2006年的 12.3%;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在 4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从 1996年占 GDP比重的 35.9%上升到了 2006年的 44.7%。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逐渐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从 1996年到 2006年,重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9.9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维持在 20%左右,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9.3个百分点。

  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通过国有经济“抓大放小”、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量引入港澳台等海外资本,逐渐形成了以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经济、港澳台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 2006年全市非公经济总量达到 1851.00亿元,占 GDP的比重达到 53.1%,占据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 1997-2006年,重庆经济增长最高增速与最低增速的差值为 3.8个百分点,比上一个经济周期的峰谷差值降低 11.5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从 2000年开始,全市结束整个工业连续 4年、国有工业连续 6年严重亏损局面,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继 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首次突破 100亿大关, 2006年实现利润达到 155.76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87750元 /人年。

  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直辖以来,重庆致力于交通、能源、市政设施及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一环六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基本实现了“ 1小时主城、 8小时重庆”交通通达要求。“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建设轮廓初现,城市综合功能日益完善。截至 2006年末,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 1109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 371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778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 5420.43万吨,邮电业务总量达到 276.18亿元;电话普及率到达 63.75部 /百人,比 1996年提高 55.7部;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 1064.6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 140.60万户。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迸发,城镇范围和地域不断扩大。全市城镇化率年均增长 1.7个百分点, 2006年达到 46.7%。在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的同时,综合整治了沿江地质灾害、防洪护岸、航道泊位、沿江垃圾和排污口等,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形象。通过大力实施“山水园林城市工程”、“青山绿水工程”,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行动,城市大气和噪音污染得到明显控制,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库区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初见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00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32%,比 1996年提高 9.51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59平方米,比 1996年增加 4.46平方米。

  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外向度有所增强

  截止 2006年末,重庆对外出口和进口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展到 187个。已有 70余家世界 500强企业来渝投资兴业。直辖十年,全市共新批利用外资项目 2365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 77.8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59.10亿美元。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 255.51亿美元,年均增长 13.2%,其中出口 145.22亿美元,年均增长 18.9%。 2006年全市对外依存度为 12.5%,比 1996年上升 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依存度为 7.7%,比 1996年上升 3.5个百分点。进口依存度为 4.8%,比 1996年下降 2.2个百分点。

  重庆分别与四川、贵州、浙江、上海等省市达成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渝港“ 9+1”、渝澳“ 8+1”合作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内区域合作迈出重大步伐。全市实际利用其他省市的资金累计达 907.27亿元,年均增长 24.2%。

  五、库区移民顺利推进,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直辖期间,三峡工程顺利推进,移民搬迁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库区工作进入“安稳致富”的新阶段。截止 2006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动态移民项目投资 381.11亿元,还建各类房屋 3127.52万平方米,搬迁安置移民 102.4万人,调整搬迁淹没工矿企业 1376户。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加快推进,国家累计批准重庆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 289个,安排基金 205.46亿元。全市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直辖之初的 366万下降到 2006年的 53万。

  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住房条件逐步改善。 2006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1570元,比 1996年增加 654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874元,比 1996年增加 1395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36.3%、 52.2%,比直辖之初下降 13.9和 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 24.5和 34.3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直辖期间,重庆先后建成了奥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三峡博物馆、湖广会馆、规划展览馆等标志性文化体育设施,大学城建设初具规模。截至 2006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 43个、总藏量达 792万册(件),共出版各类图书 3110种, 11369万册(张)。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 96.0%。

  教育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市民受教育程度得较大提升。 2006年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 100%,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 40.51万人,比直辖初期增长了 4倍。 2006年 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重庆 6岁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7.7年,比 1997年增加了 1.1年。全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占 16.4%,比 1997年提高了 4.9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状况逐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全市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 68298张,卫生技术人员达到 7980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37511人,注册护士 21269人;新生儿死亡率下降到 6.9 ‰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 63.5/10万,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 337.4/10万。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截至 2006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 301.69、 257.49、 193.01万人,全市正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直辖的十年是重庆经济社会发生根本性和历史性巨变的十年。十年来,全市三千万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创造了辉煌业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人民正满怀豪情、充满自信,为早日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 314”发展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