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劳动力系列分析之一
2000—2005年是全国和重庆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期间,重庆市经济社会结构不断完善,城镇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快,通过劳动力转移流动,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较为客观地反映这些变化,我们拟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2004年、2005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若干专题(简称“劳动力系列分析”),对重庆市2005年的劳动力资源状况、2000年—2005年劳动力转移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供领导和有关部门作相关分析和决策之参考。
我市户籍人口三千多万,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但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也不发达。如何从重庆市的基本情况出发,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劳动力资源总量、分布及其特征,对进一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重庆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断改善就业状况和优化经济结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对2005年重庆市劳动力资源状况及其特征作以下分析: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和构成
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我市劳动力资源总量2176.84万人,占常住人口总量的77.8%;其中劳动力人口1661.67万,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76.3%,非经济活动人口515.17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3.7%。在经济活动人口中就业人口1611.57万人,失业人口50.10万人。
二、劳动力结构特征
(一)劳动力性别比差异不大,男性略高于女性
从劳动力性别比看,2005年全市劳动力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下同)为109.6,男性略多于女性。分城乡看,城镇男女性别比为119.7,而乡村为102.9。城镇劳动力性别比大大高于乡村,说明乡村外出务工的还是以男性劳动力为主。
(二)劳动力平均年龄为43.7岁
分析2005年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全市城镇劳动力年龄结构呈金字塔状,16—24岁组占8.3%,25—34岁组占20.7%,35—44岁组占28.8%,45—54岁组占21.9%,55—64岁的占14.7%。65岁以上的占5.6%。通过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表计算我市劳动力平均年龄为43.7岁,其中城镇地区平均年龄为40.1岁,乡村地区为45.7岁,乡村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岁,高于城镇地区5.6岁。
图1: 2005年重庆市劳动力年龄金字塔
图2 2005年重庆市城镇地区劳动力年龄金字塔 图3 2005年重庆市乡村地区劳动力年龄金字塔
资料来源:重庆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三)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
2005年我市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约占8.3%,小学文化程度占 40.1%,初中文化程度占36.1%,高中文化程度9.9%,大专及其以上占5.6%。全市平均受教育年限7.7年,低于沿海发达省市。同时城乡之间劳动力文化素质存在明显差距,劳动力人口文盲率,城镇低于3.1%,而乡村为12.3%;劳动力人口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城镇已达30.9%,接近全国发达城市水平,而乡村只有4.0%。
表1 2005年重庆市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城乡构成
单位:%
文化程度
|
全市
|
城镇
|
乡村
|
文盲、半文盲
|
8.3
|
3.1
|
12.3
|
小 学
|
40.1
|
24.9
|
51.5
|
初 中
|
36.1
|
41.2
|
32.4
|
高 中
|
9.9
|
18.6
|
3.4
|
大 专
|
3.8
|
8.3
|
0.5
|
本科及以上
|
1.8
|
4.2
|
0.1
|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7.7
|
9.3
|
6.5
|
资料来源:重庆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四)劳动力就业率达97%
全市劳动力人口中就业人口1611.57万人,劳动力人口的就业率为97.0%。其中城镇地区就业率为92.3%。与2004年相比,城镇地区就业率有所上升。
(五)劳动力的城乡及地区分布
2005年我市拥有城镇劳动力712.86万人,所占比重为42.9%,乡村劳动力948.81万人,所占比重为57.1%。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例通常称为劳动参与率。我市劳动参与率处于较高水平,为76.3%。其中,城镇为65.4%,乡村为82.2%。
从地域分布来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劳动力数量最多。2005年,都市发达经济圈劳动力占全市劳动力比重为16.9%,渝西经济走廊劳动力占全市劳动力比重为28.9%,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劳动力占全市劳动力比重为 54.2%。与此同时,劳动力人口占常住人口的差异也比较明显。总体上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较高,劳动力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65.0%。而渝西经济走廊和都市发达经济圈差异不明显,分别为55.5%和51.3%。
三、劳动力资源供需特点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供远大于求。2005年重庆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2176.84万人,而就业人口为1611.57万人,减去非经济活动人口仍有50.10万人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利用,这一方面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这部分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将造成社会一定程度的不安定。
(二)男性劳动力资源供给比女性大,但女性供需问题更为突出。通过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有关资料测算:我市男性劳动力供给与就业人口之间的差异为 229.88万人,男性劳动力资源富余23.3%;女性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劳动力之间的差异为335.39万人,女性劳动力资源富余30.5%,比男性高出了7.2%。说明社会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比男性要少,女性在寻求工作时比男性要困难。
(三)各年龄段供需差异大。由我市劳动力供给与就业人口年龄差异可以看出,劳动力供需差异最小的是30—34岁、35—39岁、40—44岁这三个年龄段劳动力,这三个年龄段劳动力供给与就业人口差异分别为21.59、19.58和21.33万人,占供给比重都在10%以下,分别为8.7%、7.3%、8.4%,这是因为这三个年龄段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经验丰富,专业知识也比较能适应工作要求,工作比较稳定,因此供需矛盾较小;供需差异最大的是16—19岁这个年龄段劳动力,劳动力供给与就业人口的差异有89.85万人,占68.5%,这是因为这一年龄段人口大部分为在校学生,同时也因为这部分劳动力大多为新增劳动力,工作经验不够,社会需求就少。20—24岁和25—29岁年龄段分别有27.3%和12.3%的富余劳动力,绝对数分别有30.66万人和 14.06万人。可见,虽然20—24岁和25—29岁这两个年龄段劳动力的需求虽多,但是由于这两个年龄段的劳动力大多处于工作不稳定期,一部分在求学,一部分工作转换频率较快,因此出现这种差异。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供需差异也大。我市劳动力资源供需的文化程度差异仍然较大,从绝对数看,劳动力资源供给与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总量差异最大的前三位依次是小学文化程度,有145.72万劳动力资源处于不就业状态,其次是初中文化程度,有139.36万人,第三位是高中文化程度,为112.83万人。从劳动力资源富余程度看:前三位依次为:高中劳动力富余43.5%,其次是大学本科富余35.3%,第三位是大学专科富余22.8%。
注:由于劳动力系列分析必然涉及劳动力资源、就业等一系列指标,并且,当前社会上对这一系列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概念定义不一,所以,有必要将本系列分析的基础指标作以下解释和界定:
本系列分析主要指标均按常住人口口径计算;涉及劳动力地域间流动指标的计算基础是户籍人口。
劳动力资源:按其内涵来说是一定地区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我国劳动统计制度将劳动力资源概括为: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并用16岁及以上人口替代。
劳动力资源按其有无就业愿望可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可简称劳动力(本系列分析称劳动力)。劳动力资源减去没有也不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即为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是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
就业人口,指劳动力人口中,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利润,在调查周内从事了一小时(含一小时)以上有收入劳动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