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移民生活显著改善
——2011年重庆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2011年是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一年来,重庆库区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及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任务,培育打造支柱产业,扩大移民稳定就业,经济增长呈现高位运行态势,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移民生活显著提高,实现了三峡后续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 经济增长高位运行
2011年重庆库区15区县(以下简称库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000.01亿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市水平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1.2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82.29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6.48亿元,增长11.5%。8个重点移民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1.03亿元,增长18.4%,增速高于全市2.0个百分点,高于库区1.5个百分点。
图1 2006-2011年库区季度GDP累计增速
单位:%
库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库区完成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449.19亿元,同比增长52.8%。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向好。2011年库区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29.80亿元,增长21.3%,其中8个重点移民区县工业利税总额135.15亿元,增幅达43.3%,高于全市平均24.1个百分点。
二、 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 特色农业稳步增长
随着柑橘产业、优质畜牧业、特色蔬菜和生态渔业等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取得明显成效,为加快建设库区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11年库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1.24亿元,占全市的48.7%,同比增长5.4%。8个重点移民区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2.07亿元,增长5.8 %,增速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其中,巴南、武隆、万州、涪陵、奉节等区县增幅均达到或超过6.0%。
(二) 工业快增势头强劲
2011年重点大型工业企业在库区投产放量有力拉动了库区工业强劲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80.15亿元,同比增长21.9%,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42.2%。8个重点移民区县实现工业增加值893.96亿元,增长26.1%,增幅较全市和库区平均水平分别高3.9和4.2个百分点。
库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76.4%,高于全市平均18.7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3.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807.84亿元,同比增长32.9%。
(三) 金融增势持续向好
随着库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效,金融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2011年库区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742.06亿元,比年初增长20.6%,高出全市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3112.54亿元,比年初增长30.1%,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0.7个百分点;存贷比达到65.6%。
(四)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在全市“市场+保障”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构建的大背景下,库区房地产业也紧密围绕“高端有约束、中端有市场、低端有保障”的调控思路,实现稳步增长。2011年库区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646.60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8个重点移民区县投资额增幅达32.1%。
三、 经济增长支撑稳定
(一) 投资增速逐季加快
2011年库区固定资产投资达3123.15亿元,增速逐季加快,同比增长29.8%,较前三季度分别加快9.0、1.7和1.0个百分点。其中,8个重点移民县投资1365.35亿元,同比增长29.3%,占库区比重为44.0%。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库区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形成了有力支撑。
图2 2008-2011年季度库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累计)
单位:%
(二)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
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和“社区商业双进”工程的加快实施和库区各项扩大消费政策作用显现,库区消费步入稳定上升通道。2011年库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4.19亿元,同比增长23.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是2009年四季度以来连续9个季度增速保持在20.0%以上。其中,8个重点区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01亿元,同比增长22.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图3 2008-2011年季度库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累计)
单位:%
(三)对外经济加速发展
得益于全市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取得的突出成效和市内、市外对口支援工作的持续开展,库区对外经济蓬勃发展,2011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04.10亿元,同比增长106.2%。其中,进口总值42.52亿元,增长55.3%;出口总值61.58亿元,增长166.5%,高于全市平均1.6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达102个,同比增长24.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猛,2011年实现38.20亿美元,同比增长169.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3.4个百分点。利用内资完成1889.53亿元,增长86.7%。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快成为库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四、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 就业培训成效显著
随着库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有序推进,2011年库区实有登记失业人口为469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8%,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技能培训59310人,创业及致富带头人培训3232人。
(二)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全覆盖及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的作用下,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的人数不断减少。2011年库区有29.00万城镇居民和56.95万农村居民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同比分别下降11.1%和5.0%。另外,2011年库区分别发放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9375万元和49464万元。
(三) 地质灾害防治有力
2011年库区发生地质灾害60起,较去年减少104起。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继续保持稳定,长江、嘉陵江重庆段入境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乌江重庆段入境水质达到Ⅰ类标准。长江、嘉陵江、乌江出境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五、 移民生活显著提高
移民安稳致富是三峡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2011年库区各级政府切实采取措施,坚定走共同富裕之路,“万元增收”工程全面推进,同时,随着国家扶持力度不减和各地对口支援力度的加大,库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 城乡移民收入稳步提升
从城镇移民看,2011年库区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207元,同比增长20.1%,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3%。其中,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7.4%、24.6%、56.7%和8.9%。
从农村移民看,库区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09元,增长22.2%,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72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5.9%、25.0%、16.7%和16.3%。
(二) 城乡移民支出同步增长
随着收入的较快增长,购买力增强,城乡移民支出实现同步增长。另外,受市场主要消费品价格持续走高和服务性消费支出较快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移民各类支出不同程度增加。
从城镇移民看,库区城镇移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8738元,同比增长1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9%。八大类商品消费支出全面上涨,具体为:人均食品消费支出4020元,同比增长2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129元,同比增长21.6%;人均居住消费为702元,同比增长17.4%;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支出547元,同比增长25.7%;人均医疗保健支出647元,同比增长6.1%,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744元,同比增长19.4%;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729元,同比增长25.5%;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为220元,同比增长1.0%。
从农村移民看,库区农村移民现金支出565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92元,增长29.6%。一方面,生产费用支出持续增长。生产用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成本不同程度上涨,促使农村移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同比增长37.2%。其中,农业生产费用支出增长40.5%,牧业生产费用支出增长57.6%。另一方面,生活消费支出较快增长。受生存型消费支出和发展型消费支出不同程度增长的影响,2011年农村移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46元,同比增加605元,增长20.6%。其中食品、衣着、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分别增长21.0%、19.4%、27.8%和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