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统计工作 统计信息 专题栏目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直辖十五年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日期: 2019-05-29
字体:

  直辖十五年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直辖十五年,重庆经济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3200万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拼搏实干,历经了“打基础 、建平台、增后劲”的前十年,步入了“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阶段,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五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台了《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关于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加快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关于创新行政管理培育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促进了全市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全市区域发展差距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本文通过构建Theil熵模型,分析直辖十五年“一圈两翼”[1]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分析方法简介 

  泰尔指数(Theil index)是由计量经济学家泰尔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后来成为计算不平等系数的一种工具。由于指数的可加性,泰尔指数成为分析差异问题的理想工具之一。泰尔指数的基本公式为: 

   

  泰尔指数就是对于变量的均值()与其自然对数的乘积的加权和。泰尔指数用来作为测量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源于熵以及判别信息量的概念:随机变量的熵是用来随机试验平均不确定性的大小,熵值越大,表示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越大。通过对泰尔指数的分解,可以衡量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其分解公式为: 

   

   

  其中,表示组间差异,表示组内差异。如果把数据分成i组,那么每个小组之间的差异可以用计算。在这里,表示第i组地区的人均GDP表示第i组的人口总数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小组内部人均GDP的差异可以通过公式得出。在公式中,表示第i组地区的人均GDP表示第i组第j个区县的人均GDP表示第i组第j个区县人口占小组总数的份额。 

  二、“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2011年,一小时经济圈实现人均GDP4.35万元,是1997年的5.3倍;两翼地区实现2.01万元,是1997年的6.1倍;一小时经济圈与两翼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水平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 

  (一)人均GDP总体差异逐步缩小 

  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测算泰尔指数反映出1997-2011年我市人均GDP总体差异呈现出小幅上升后持续较大幅度回落态势(见表1)。 

11997-2011年重庆市人均GDP地区差异总体差异构成 

年份 

总体差异 

区域内差异 

区域间差异 

1997 

0.2685 

0.0648 

0.2037 

1998 

0.2660 

0.0657 

0.2004 

1999 

0.2724 

0.0687 

0.2037 

2000 

0.2818 

0.0711 

0.2107 

2001 

0.2933 

0.0768 

0.2166 

2002 

0.2774 

0.0733 

0.2041 

2003 

0.2655 

0.0728 

0.1927 

2004 

0.2595 

0.0702 

0.1893 

2005 

0.2525 

0.0680 

0.1845 

2006 

0.2476 

0.0676 

0.1799 

2007 

0.2276 

0.0603 

0.1673 

2008 

0.2315 

0.0536 

0.1779 

2009 

0.2205 

0.0493 

0.1712 

2010 

0.2123 

0.0451 

0.1672 

2011 

0.1749 

0.0370 

0.1379 

  2011年,我市区域发展差异总体泰尔指数水平为0.1749,较1997年下降0.0936,降幅为34.9%,年平均降幅为2.8%。直辖前五年(1997-2001年)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2001年达到峰值0.2933,年均涨幅为1.9%;之后从2001年到2011年总体泰尔指数持续快速缩小,年均降幅5.0%2011年泰尔指数降为0.1749,较2010年下降0.374,是直辖以来降幅最大的一年(见图1)。 

  11997-2011年我市人均GDP总体差异(泰尔指数)变化情况 

   

  (二)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影响扩大 

  通过对数据分组处理和泰尔指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把人均GDP总体差异分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两个方面。区域间差异是指“一圈”和“两翼”整体之间的差异;区域内差异是指“一圈”和“两翼”各自内部区县之间的差异,由此可直观地反映出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1年,泰尔指数区域间差异值为0.1379,较1997年下降0.0658,降幅为32.3%;区域内差异值为0.0370,较1997年下降0.0278,降幅为42.9%。区域间差异占总差异的比重达到78.9%,比1997年提高3.0个百分点(见图2),说明“一圈”和“两翼”发展差距虽然在逐步缩小,但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仍是影响全市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21997-2011年“一圈”、“两翼”人均GDP区域内与区域间的分布差异占总体差异比重变化情况 

  (三)“一圈”内部差异逐步下降,“两翼”内部差异逐步上升 

  2011年,“一圈”区域内分布差异值(泰尔指数)为0.1417,较1997年下降0.0952,降幅为40.2%;两翼区域内分布差异值为0.1270,较1997年上升0.0290,涨幅为29.6%;一圈区域内发展差异值高出两翼0.0147,差距较1997年缩小了89.4%(见图3)。从一圈两翼的区域内分布差异值的变化可以看出,“一圈”内部发展差异大于两翼地区,但差异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主城区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带动了区域内各区县经济的较快发展,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在市委、市政府振兴“两翼”政策的驱动下,万州区、黔江区等区县经济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带动“一圈两翼”区域间发展差异的缩小,但加大了两翼地区内部发展差距。 

  31997-2011年“一圈两翼”人均GDP区域内 

  分布差异变化情况   

  (四)近年“两翼”经济增速超越“一圈” 

  直辖以来,“一圈”、“两翼”经济增速总体上保持着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两翼”受库区移民搬迁工程、基础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2007年以前经济增速总体上低于“一圈”,200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将振兴两翼放在区域发展的优先位置,近年来“两翼”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快于“一圈”的态势,2007-2011年,“两翼”GDP年均增长17.4%,快于“一圈”1.2个百分点,圈翼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五)“两翼”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直辖初期,两翼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不高、服务发展滞后,经济结构呈现“一二三”的态势,农业比重超过1/3。十五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翼”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在不放松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调整。 

  2011年,两翼地区三次产业转变为“二三一”的结构,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51.9%,较1997年提高1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2.5%,较1997年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占比为15.6%,下降了17.9个百分点(见图5);已具备工业化初期产业发展格局。 

  三、工作建议 

  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重庆,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矛盾,就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同时也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重点。目前,全市绝大多数农民都集中在“两翼”地区,处理好“圈翼”问题,很大程度上就解决了城乡差距问题。因此,统筹城乡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圈翼”差距问题。 

  (一)统筹“圈翼”发展,逐步缩小“圈翼”差距 

  “一圈”需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区,发挥引领作用,“一圈”其他地区依托主城,加快建成一批西部强县,并建立“一圈”对“两翼”的强劲带动机制和稳定帮扶制度,以构建区域间的协同共进机制。“两翼”发挥区域特色和后发优势,优化经济赶超的机制与条件。渝东北地区需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打造特色板块,突出生态环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经济示范区;渝东南地区需用好民族政策、突出民族特色,建成武陵山区特色经济示范区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通过“一圈”率先发展,协同带动“两翼”,逐步缩小“一圈”、“两翼”区域间差距。 

  (二)进一步发挥两翼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两翼”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需在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中发挥骨干作用,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抓手,依托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建设好产业集群和城镇集群;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强化产业承接、交通疏解、公共服务分担等重要功能,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聚散功能。通过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引领,带动两翼其他区县发展,缩小两翼地区内部发展差异。 

  (核算处阳建霖) 

 

  [1]20076月,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一圈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原万盛区、綦江县)、大足区(原双桥区、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等21个区县;渝东北翼包括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11个区县;渝东南翼包括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等6个区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