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教文卫全面进步
重庆直辖十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通过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夯实社会与科技事业发展基础,使经济与社会、科技的发展得到同步推进,经过十年的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科技投入加快,科技进步成效显著
直辖十年来,全市积极贯彻“科教兴渝”战略,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成效明显。
1、科技队伍不断壮大。2000年,我市拥有科技人员6.61万人, 2005年增加到6.98万人,五年年均增加733人,年均增长1.1%,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由2000年的4.20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4.92万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五年提升7个百分点,科技人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为继续提升我市科技综合实力提供人才资源保证。
2、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支出由2000年的10.1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2.08亿元,五年增加了两倍,年均增加4.39亿元,年均增长25.9%。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支出占全市 R&D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50.8%,提高到了2005年的64.9%。逐步形成以企业科技投入为主体的、有利于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良性投入产出格局。
3、科技活动项目快速提升。随着科技投入的快速增加,我市科技成果产出取得明显成效,科技项目(课题)数由2000年的5814项,增加到2005年的1.37万项,年均增加1584项,年均增长18.8%,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显著提升,全市专利申请数由2000年的636 件,增加到2005年的4004件,拥有发明专利数由2000年的 225件,增加到2005年的1186件。企业科技进步从单纯技术引进逐步向引进(购买)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扩展,全市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由2000年的0.1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0.34亿元,五年增加了2倍,年均增加0.03亿元。我市逐渐形成了以企业科技创新为主体,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良性发展趋势,这是直辖以来我市企业顺应市场经济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人口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1、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大幅提高。2006年末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 8所,比1997年增加16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招生人数分别达到40.51万人和13.38万人,分别是1997年的4.8倍和5.1倍。
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1999年的61.6%,上升到2006年的83.0%,提高21.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和招生数分别达到50.61万人和18.42万人,比1997年分别增长2.8倍和2.2倍。
3、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发展,人口素质大幅提升。巫溪、城口两县2006年实现“两基”目标,使我市“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全面覆盖,全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所占比重由1997年的11.5%,提高到2006年的16.4%,提高4.9个百分点。
4、我市高等教育得到整体发展,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我市成立了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开展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首次发布了教改立项参考指南,首次按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分类指导管理,首次进行了项目申报答辩,加强了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管理和指导。
三、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事业繁荣发展
1、文化设施加快发展。重庆直辖后,我市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建成了国际会展中心、三峡博物馆、湖广会馆、规划展览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至2006年底,全市已有公共图书馆43个,博物馆16个,文化馆、艺术馆41个,艺术表演场所19个。
2、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广播人口覆盖率由1997年的85.0%,增加到2006年的92.6%,提高7.6个百分点,电视人口覆盖率由1997年的84.5%,增加到2006年的96.0%,提高11.5个百分点,2006年末,我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29.88万户。
3、广播影视品牌节目备受青睐。新闻节目《天天630》牢牢占据了国内民生类电视新闻排名榜首;栏目剧《雾都夜话》深受广大群众青睐;《拍案说法》、《龙门阵》、《第一次心动》等电视节目成功推出;电视散文《一份愧疚的承诺》、文学艺术片《太阳雨》等一批电视文艺节目获得国家级奖励;协助拍摄的《三峡好人》荣获6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4、新闻出版事业欣欣向荣。2006年我市出版本版图书3110种,总印数达1.14亿册(张),出版各类期刊133种,总印数达4554万册,出版各类报纸44种,总印数达5.77亿份。
四、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市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1、城乡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十年来,我市完成了市、区县两级急救医疗体系和31个区县级传染病救治项目建设。新创建三级甲等医院4所,全市三级甲等医院达到17所。新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8所,全市县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机构55所,比直辖前增加12%。截至2005年,全市有乡镇卫生院1138所、村卫生室11506个,保证了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覆盖全市95%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无到有,现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个,服务站346个,服务人口约450万人。
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市逐步建立和完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全部区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96%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建成覆盖全市范围的艾滋病检测网络。基本完成40个区县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初步建成市、区县两级卫生监督体系。市卫生局正式组建卫生应急办公室,全市有34个区县卫生局建立卫生应急管理机构,组建6类8支卫生应急队伍,初步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日常工作管理组织网络。
3、疾病控制能力明显增强。我市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鼠疫、霍乱等重大急性传染病能力进一步提高。职业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全市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建立血吸虫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快建立慢性病防治网络体系,实施防治艾滋病综合措施。圆满完成三峡水库库底卫生清理和人群健康保护监测任务。2006年实现了“四苗”、乙肝、流脑、疫苗等七种疫苗免费接种,全市儿童免疫规划“四苗”接种率达到95.89%,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6.69%。
4、市民整体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我市人均期望寿命由1997年的73.88岁,提高到2006年的75.98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997年的79.12/10万,下降到2006年的63.51/10万,新生儿死亡率由1997年的11.21‰下降到2006年的6.9‰。
直辖十年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同时也是我市社会事业和科技水平全面进步的十年。通过十年的发展,实现了量与质双提高。目前我市已形成了多维良好的社会发展格局,为重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