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这期间,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在这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时期,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实现了全面、持续健康发展,重庆人口也实现了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为重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和谐、宽松的人口环境。
一、“十五”期间重庆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户籍人口总量缓慢增长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庆市总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自然变动主导的人口增长趋于缓慢。“十五”期间户籍人口总量年均增长率为0.46%,与“九五”时期相比,户籍人口总量年均增长率基本持平。“十五”期间,重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机械变动人口由以前的净迁出发展为现在的净迁入,“九五”期间,全市户籍人口净迁出人数为9.09万人,“十五”期间下降为1.14万人。从2003年开始,由净迁出变成了净迁入,2005年由省外净迁入人口达到了2.09万人,说明重庆随着经济发展,吸引力增强。
“十五”期间,按户籍资料统计,全市共出生了149.29万人,比“九五”期间少生30.18万人,下降幅度为16.8%。“十五”期间重庆市户籍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由“九五”时期的年平均11.7‰下降到9.5‰,下降2.2个千分点;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九五”期间的4.5‰下降到“十五”期间的3.6‰, 下降0.9个千分点,户籍自然增长人数由“九五”期间年平均14.00万人下降到“十五”期间年平均11.42万人,年平均下降2.58万人,五年共少增12.90万人。
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总数达到了3169.16万人,在“十五”规划范围之内。全市人口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但由于全市人口基数较大,近年来虽然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由于受迁移和自然增长的影响,年均净增人口也达到了14.25万人,2004年到2005年净增人口更是达到了24.93万人。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和人们优生优育观念的逐步形成,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十五”期间全市人口的增长幅度虽有所减缓,但受人口增长惯性作用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市人口总量仍将呈持续增长趋势。
表1 “十五”期间重庆市户籍人口变动情况 | |||||
单位:万人 | |||||
年 份 | 总人口 | 出生人口 | 死亡人口 | 市外迁入 | 迁往市外 |
2001年 | 3097.91 | 26.26 | 18.76 | 9.74 | 14.27 |
2002年 | 3113.83 | 28.65 | 18.07 | 10.74 | 11.84 |
2003年 | 3130.10 | 30.00 | 18.05 | 12.17 | 9.85 |
2004年 | 3144.23 | 33.72 | 23.44 | 13.04 | 12.95 |
2005年 | 3169.16 | 30.66 | 13.88 | 13.00 | 10.91 |
资料来源:重庆市公安局年报数据
(二)人口流动加速,常住人口经历了由减少到增加的历史阶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强,各要素的流动已成为必然,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人口流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见图1)。2005年,全市外出人口总量为637.26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2.8%,比2000年增加了240.44万人,增长幅度为60.6%;外出市外人口为431.22万人,占外出人口总数的67.7%,较2000年增加了142.92万人,增长幅度为49.6%;市外外来人口为60.06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1%,较2000年增加了14.03万人,增长幅度为30.5%。
数据来源:2000年人口普查、相关年份1‰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
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全市的常住人口在2005年实现了由下降变成了上升,2000年到2004年,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由2848.82万人减少到2793.32万人,4年共减少55.5万人,年均减少13.88万人;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798.00万人,较2004年上升了4.68万人(见图2)。
数据来源:2000年人口普查、相关年份1‰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
常住人口的增加,一方面说明了全市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地位得到了提升,吸引了大量的市外外来人口来重庆发展,也吸引了大批外出市外人口回到本市来务工经商;另一方面,由于全市农业税的取消,也使部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者返乡,他们既照顾家庭,发展农业生产,又可以在近郊城镇务工挣钱补贴家用,做到了挣钱照家两不误。随着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全市经济的发展,全市常住人口在“十一五”期间将会继续增长。
(三)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随着全市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市的人口文化素质也得到了提高。2005年,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0.31万人,占总人口的4.3%,较200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8.61万人,占9.6%,比200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45.00万人,占30.2%,比2000年提高3.0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13.60万人,占39.8%,比2000年下降3.1个百分点。接受小学教育人数所占比重减少,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比重上升,一方面反映出了小学学龄人口数量的绝对减少,另一方面说明了全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在向更高一级层次转化。
从每十万人拥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见图3)可以看出,全市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改善。与2000年比较,除了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2000年高于2005年以外,其他各类文化程度的人口2005年都高于2000年,尤其是大专及以上人口,2005年比2000年多1195人。
资料来源:2000年人口普查、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重庆市具有较高文化程度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反映出了在“十五”期间全市在“普九”义务教育、积极优化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全面有效的提高了全市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为重庆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四)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九五”初期,全市人口开始步入了老龄化阶段,“十五”期间,全市人口老龄化继续发展。2005年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上升到307.7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1.0%,比“九五”末的2000年提高2.2个百分点,也高于2005年全国7.9%的比重,表明全市人口年龄结构在进一步老化(见表2)。
表2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 | ||||
年 份 | 0~14岁 (%) | 65岁及以上人口 (%) | 老少比 (%) | 年龄中位数 (岁) |
2000年 | 23.3 | 8.8 | 37.9 | 33.8 |
2005年 | 20.4 | 11.0 | 53.1 | 38.1 |
资料来源:2000年人口普查、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全市人口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执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加上全市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常住人口在“十一五”期间必将会进一步老化,从人口预测(按户籍人口)来看,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在2040年达到峰值并逐步开始下降。
(五)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在“十五”期间,全市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按常住人口统计城镇人口为1265.9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45.2%,比2000年的35.6%上升了9.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达到了1.9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是乡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加快,使城镇人口增加;另一方面,城镇范围、城镇地域不断扩大,也使全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二、当前全市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
按照常住人口统计,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4‰,死亡率为6.4‰,自然增长率为3.0‰,比2000年上升了0.1个千分点,低于全市人口控制目标。2005年1%人口调查数据显示,全市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为1.23,比2000年的1.26下降了0.03,全市政策性生育率达到了92.6%,比2004下降了0.4个百分点。所有特点表明,全市人口发展将继续稳定在低生育水平,增速减缓,但全市人口总量较大,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基数大,人口总量多
按常住人口计算,重庆市人口在全国排在第20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2.2%。重庆是农业大市,2005年,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非农业人口比重仅占25.8%,大量的农村人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外出务工经商,全市常住人口在“十五”期间呈逐年下降。2005年,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口回流的比重增加,常住人口首次较2004年增加了4.68万人。但是受人口惯性作用的影响,全市每年自然增长人口依然维持在10万人以上,全市常住人口在今后必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从人口预测趋势看,到2025年,全市人口总量才开始下降,现阶段,全市人口形势仍旧十分严峻。
(二)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
出生婴儿性别正常范围一般在103-107之间波动。近年来的1‰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见图4),全市出生婴儿性别比都在正常范围之外,并且一些年份的数值远远高于正常范围,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已引起了公众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2005年1%人口数据显示,全市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3.9,比2000年的115.8下降了1.9,但离正常范围还有一定的差距。
数据来源:2000年人口普查、相关年份1‰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三)总体文化程度偏低
近年来,全市人口受教育程度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人口增长幅度较大,“中间大,两头小” 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但作为直辖市的重庆,与全国和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依然存在相当的差距(见表3)。从每十万人拥有各种文化程度来看,全市除小学比全国及其他直辖市高外,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都低于全国和其他三个直辖市,尤其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相差更大,全市仅相当于北京的18.5%,上海的24.9%,天津的32.4%。
表3 2005年全国及直辖市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 ||||
单位:人 | ||||
地 区 | 小 学 | 初 中 | 高 中 | 大专及以上 |
全 国 | 32158 | 36920 | 11916 | 5344 |
重庆市 | 39765 | 30153 | 9587 | 4349 |
上海市 | 15295 | 34593 | 24016 | 17490 |
北京市 | 13802 | 30990 | 24219 | 23568 |
天津市 | 20905 | 36238 | 20130 | 13421 |
资料来源: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中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3年,比2000年提高了0.23年,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高达268.30万人,比2000年仅下降了11.99万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文化水平更低,6周岁及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口占了全市6周岁及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口的73.5%,15周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更是达到了16.6%。主要原因在于重庆市是一个外出人口大市,大量的青壮年人口外出市外务工经商,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影响了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平,也使全市常住人口的总体受教育水平偏低。这与全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相差甚远。
(四)老有所养问题日见突出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全市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加上我市是一个净外出人口大市,全市在“九五”期间就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其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当水平,伴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时产生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全市仍至我国是由于控制生育水平,使原来应该占很大比重的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加上全市大量青壮人口的外出,使得全市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全市人口老龄化与全市社会经济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并不同步,是“未富先老”,而且经历的时间较短,速度较快。
2005年1%人口调查数据显示,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了11.0%,较2000年上升了2.2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为16.0%,较2000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全市老年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2.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22.2%。随着全市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加的老龄人口规模,必将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产生冲击,给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养老保障带来严峻的挑战,对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造成巨大压力。
(五)人口流动加快,流动人口管理加大
2005年1%人口调查资料推算,全市外出人口为637.2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2.8%,比2000年的13.9%上升了8.9个百分点,其中外出至市外的人口为431.22万人,较2000年增长了142.92万人;市外其他省市来我市人口为60.06万人,较2000年增长了14.03万人,人口流量及流速呈上升趋势。目前,人口管理的手段还是以户籍管理为主,但流动人口常住地和户籍地沟通、联系渠道不畅通,而他们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上为主,使政府在计划生育管理、治安管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和管理困难增大。
三、“十一五”期间人口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预测(户籍人口),从2000年到2010年全市适龄人口将保持增长趋势,2010年,全市劳动适龄人口将达到2343.8万人,比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增加8.1%。从2010年到2015年,全市劳动适龄人口在稳定中略有下降,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全市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时期,也是全市社会经济发中人口年龄的“黄金时代”,我们应牢牢抓住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经济,变人口压力为人口优势,为“未富先老”积累社会财富,发挥潜在的人口动力,为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和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大力发展教育,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2004年,全市财政中教育费用支出为497847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95.6%。可以说“十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的投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全市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底子薄,目前全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人口素质偏低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当务之急应狠抓教育的发展,2006年,全市已经全部取消了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我们应继续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要完善多层次社会化办学体系,大力发展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全面提升人口的教育水平;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文化和技能素质,壮大高、中级专门技术人才队伍;加强干部队伍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自身素质。
(三)解决好人口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现在全市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但是全市人口总量依然较大,在控制人口数量上,不能有麻痹思想,放松计划生育工作,严防人口超生,不能以罚代超。
在人口素质上,降低出生婴儿的缺陷率。政府应加大妇幼保健方面的投入,在全市推行免费婚检制度、免费实行孕产妇产前医学检查,并为待孕妇女提供健康育婴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人口素质从产妇怀孕抓起。
在人口性别结构上,要严厉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严厉打击贩卖、残害、溺弃女婴的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终止妊娠行为,扎实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2003年开始在全市农村地区进行的奖励扶助制度,努力促进干部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策法规和舆论环境。
在人口分布上,做好地区之间人口的平衡发展。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县,应加快其经济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计划生育指导工作,使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外出人口较多的区县,应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和管理,强对外出人口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使外出人口能有序流动;在城区,应做好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注重外来人口的各项权益的保障,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做好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
全市已进入了老龄社会,从1979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全市“四二一”家庭结构已经下凸现。据2005年1%人口调查数据显示,30岁及以下年龄的独身子女占总人口的16.4%,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增加。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负担过重,尤其是在乡村地区,人口老化程度更严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了12%,而老年人口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1.5%,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仅为14.6%。因此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关注乡村地区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条件,才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五)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发展
200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45.2%,按照规划,到2010年预计城镇化率达到52%,每年平均预计增长1.4个百分点。我市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格局,因此我们应做好以大城市为核心区,带动周边地区的城区发展,增强城镇吸引力和聚集力。发展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做好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要尽快完善其功能,发挥其地理区域、文化中心的优势,使之能集聚人口,优化城乡产业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十一五”是承前起后的重要历史时期,全市人口也必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持续增加,只有长期地坚持不懈地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在未来人口发展中应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以人为本,为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