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全市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特征,共实现 GDP3486.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2% ,增速比上年提高了 0.7 个百分点。正是由于各区县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经济,弥补了大旱带来的重大损失,成就了直辖以来全市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一、区县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2006 年各区县 GDP 、 GDP 增速和人均 GDP 见表 一:
表 一: 2006 年分区县 GDP
区县名称 |
GDP (亿元) |
增长速度( % ) |
人均 GDP (元) |
都市发达经济圈 |
|||
渝中区 |
243.23 |
10.0 |
34697 |
大渡口区 |
77.25 |
11.0 |
29256 |
江北区 |
151.42 |
13.1 |
23082 |
沙坪坝区 |
193.05 |
16.5 |
22199 |
九龙坡区 |
315.23 |
16.6 |
32981 |
南岸区 |
129.80 |
13.2 |
19271 |
北碚区 |
91.80 |
13.1 |
13500 |
渝 北区 |
183.11 |
25.0 |
20806 |
巴南区 |
116.32 |
16.0 |
13810 |
渝西经济 走廊 |
|||
万盛区 |
21.07 |
9.0 |
8431 |
双桥区 |
10.05 |
15.0 |
21536 |
江津区 |
148.94 |
12.4 |
11779 |
合川区 |
142.16 |
12.8 |
11172 |
永川区 |
126.19 |
13.1 |
13680 |
南川区 |
69.52 |
12.3 |
12800 |
綦江县 |
87.31 |
10.8 |
10471 |
潼南县 |
63.56 |
7.0 |
8950 |
铜梁县 |
71.44 |
11.5 |
11525 |
大足县 |
73.26 |
12.2 |
9627 |
荣昌县 |
66.10 |
13.1 |
10169 |
璧山县 |
75.80 |
14.5 |
14762 |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
|||
万州区 |
152.29 |
14.0 |
10040 |
涪陵区 |
153.87 |
13.4 |
15187 |
黔江区 |
39.91 |
9.1 |
9080 |
长寿区 |
100.05 |
13.0 |
13309 |
梁平县 |
52.40 |
11.8 |
7354 |
城口县 |
11.10 |
12.7 |
5782 |
丰都县 |
39.95 |
12.1 |
6202 |
垫江县 |
54.12 |
12.0 |
7452 |
武隆县 |
33.55 |
12.2 |
9655 |
忠县 |
50.04 |
13.0 |
6704 |
开县 |
75.13 |
12.5 |
6485 |
云阳县 |
46.68 |
10.4 |
4593 |
奉节县 |
50.86 |
12.5 |
5921 |
巫山县 |
22.66 |
12.0 |
4527 |
巫溪县 |
15.95 |
9.2 |
3593 |
石柱县 |
29.02 |
12.8 |
6685 |
秀山县 |
29.64 |
11.3 |
5927 |
酉阳县 |
22.21 |
8.9 |
3856 |
彭水县 |
30.47 |
7.2 |
5625 |
从 GDP 绝对额看,实现 GDP 最多的区县为九龙坡区, 2006 年达到 315.23 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 GDP 超过 300 亿元的区县,占全市 GDP 的 9.0% ;比排名最后 12 位区县 GDP 的总和还要多。排名前 10 位的区县 GDP 之和超过 1800 亿元,已超过全市 GDP 的一半。而实现 GDP 最少的区县为双桥区,全年实现 GDP10.05 亿元。
从 GDP 增长速度看,增长最快的为渝北区, 2006 年增长 25.0% ,增长最慢为潼南县, 2006 年增长 7.0% 。同前三季度相比,有 27 个区县的 GDP 增速都高于前三季度,其中有 8 个区县增速比前三季度累计增长高 2 个百分点;仅有 8 个区县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同 2005 年比,增速有所提高的区县有 13 个,其中 渝北区提高了 9 个百分点,双桥 区提高了 4.6 个百分点。
从人均 GDP 来看,渝中区实现人均 GDP34697 元,九龙坡区实现人均 GDP32981 元,大渡口区实现人均 GDP29256 元,按照汇率法换算人均 GDP 均超过了 3000 美元。超过 1000 美元的区县已经达到 26 个,比上年增加 1 个。而人均 GDP 最低的 巫溪 县仅 3593 元 ,约为渝中区人均 GDP 的十分之一。
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 GDP 绝对额的分组来看,当区县总量较小时,经济波动的幅度比较大, GDP 小于 40 亿元的 12 个区县,增速最低的仅 7.2% ,最高则达到 15.0% ,差距达到了 7.8 个百分点。 GDP 介于 40 亿至 80 亿元之间的区县波动同样较大,增速的差距达到了 7.5 个百分点。 GDP 总量小于 80 亿元的 25 个区县中,增速低于全市增速的 区县数达到了 14 个,占增速低于全市水平的区县个数的 87.5 %。
相对来说, GDP 总量较大的区县存在着规模优势,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尤其是经济总量在 120 亿至 200 亿的 9 个区县,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市水平。(见表二)
表二:区县 GDP 分组的增长速度
区县 GDP |
区县 个数 |
简单平均增长速度( % ) |
最低增长速度( % ) |
最高增长速度( % ) |
增长速度低于全市的区县 |
小于 40 亿元 |
12 |
11.0 |
7.2 |
15.0 |
8 |
40 亿至 80 亿元 |
13 |
11.8 |
7.0 |
14.5 |
6 |
80 亿至 120 亿元 |
4 |
13.2 |
10.8 |
16.0 |
1 |
120 亿至 160 亿元 |
7 |
13.1 |
12.4 |
14.0 |
0 |
160 亿至 200 亿元 |
2 |
20.8 |
16.5 |
25.0 |
0 |
200 亿元以上 |
2 |
13.3 |
10.0 |
16.6 |
1 |
从 区县人均 GDP 分组的增长速度看,可以更清晰的看出这种情况的存在。当人均 GDP 小于 8000 元(约 1000 美元)时,增长速度的差异比较明显, 14 个区县中有 9 个区县的增速低于全市水平;而人均 GDP 在 8000 元至 14000 元(约 1000 美元至 2000 美元)时,经济发展的波动幅度最大;人均 GDP 在 14000 元至 24000 元(约 2000 美元至 3000 美元)时,带来经济新一轮增长高峰;人均 GDP 超过 24000 元(约 3000 美元)时,经济又回复到正常发展水平。(见表三)
表三: 区县人均 GDP 分组的增长速度
区县人均 GDP |
区县 个数 |
简单平均增长速度( % ) |
最低增长速度( % ) |
最高增长速度( % ) |
增长速度低于全市的区县 |
小于 5000 元 |
4 |
10.1 |
8.9 |
12.0 |
4 |
5000 元至 8000 元 |
10 |
11.8 |
7.2 |
13.0 |
5 |
8000 元至 11000 元 |
8 |
10.9 |
7.0 |
14.0 |
4 |
11000 元至 14000 元 |
8 |
13.0 |
11.5 |
16.0 |
1 |
14000 元至 24000 元 |
7 |
15.8 |
13.1 |
25.0 |
0 |
24000 元以上 |
3 |
12.5 |
10.0 |
16.6 |
2 |
三、第二产业异军突起
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给我市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全年第一产业 保持正增长的区县仅有 6 个,分别是秀山县( 4.7% )、石柱县( 3.9% )、城口县( 3.8% )、双桥区( 3.3% )、酉阳县( 2.9% )、巫溪县( 1.3% ),比前 3 季度时多了 3 个。而其余各区县第一产业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第一产业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二、三产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有力支持了各区县经济的发展。工业成为拉动区县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力量,部分区县工业表现尤为突出:忠县增长 60.3% 、渝北区增长 54.0% 。而开县( 31.5% )、荣昌县( 28.7% )、酉阳县( 26.9% )、彭水县( 26.6% )、巴南区( 26.4% )、万州区( 25.3% )、南川区( 25.2% )等区县增速也超过了 25% 。增速超过 20 %的 区县数达到了 23 个,比前三季度时多了 5 个,比 2005 年多了 13 个。
建筑业同样快速增长, 2006 年增速超过 25 %的区县有 5 个,分别为城口县( 39.7% )、巫溪县( 35.6% )、武隆县( 29.1% )、合川区( 27.0% )、巴南区( 25.3% )。建筑业增速超过 15 %的区县共有 11 个,比前三季度时多了 1 个。
相比于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各区县第三产业增长相对较慢。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 20% 的区县仅有江北区( 26.1% )。增长速度超过 15 %的 区县数有 11 个,同前三季度时持平,比 2005 年少了 3 个。
四、三大经济 圈差距拉大
分三大圈看,都市发达经济 圈实现 GDP1511.09 亿元,增速为 14.1% ,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 48.7% ,拉动全市经济增长 5.9 个百分点; 渝西经济走廊实现 GDP959.55 亿元,增速为 10.8% ,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 24.7% ,拉动全市经济增长 3.1 个百分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实现 GDP1015.56 亿元,增速为 11.0% ,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 26.6% ,拉动全市经济增长 3.2 个百分点。
三大经济圈的发展仍不均衡,差距进一步拉大。 2006 年都市发达经济圈、 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GDP 比值为 1.49 : 0.94 : 1 ,而 2005 年时这一比值为 1.43 : 0.96 : 1 。
各经济圈中区县的发展状况也不均衡。都市发达经济圈、 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中 GDP 最高与最低的区县差距分别为 4.1 倍, 14.8 倍和 13.9 倍,而这个差距在 2005 年分别为 3.9 倍、 14.7 倍和 13.4 倍。三大圈中 GDP 增速低于全市水平的区县分别有 2 个、 4 个和 10 个,分别占该圈区县个数的 22.2% 、 33.3% 和 52.6% 。从人均 GDP 看,都市发达经济圈、 渝西经济走廊最高与最低的区县的差距均为 2.6 倍左右,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最高与最低的区县的差距约为 3.9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