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秋书华章 砥砺奋进谱新篇
——十八大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在科学发展中攻坚克难,在转型升级中积极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以崭新风貌昂扬奋进现代化新征程。
一、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重庆考察调研,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多次为重庆发展把脉定向、指引方向。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聚焦重点工作,精准发力,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经济总量实现突破。2012年以来,重庆经济规模不断攀升,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2017年突破2万亿元,2020年迈上2.5万亿元台阶,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9万亿元,是2012年的2.4倍。2012-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4万元、5万元、6万元、7万元大关,到2021年达86879元。
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调整,2012年以来,重庆三次产业结构由7.6:45.8:46.6转变为6.9:40.1:53.0。服务业蓬勃发展,2012-202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12年提升6.4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由2012年的33.1:26.3:40.6转变为2021年的21.9:25.6:52.5,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相对稳定,第一产业逐年降低,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累计提高11.9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量增质提。常住人口总量平稳增长,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达3212.43万人,比2012年增加237.55万人,2012-2021年,年均增加26.39万人,年均增速0.9%,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吸引力逐渐增强,2021年,市外外来人口数量达到222.77万人,比2012年增加83.23万人,增长59.6%。人口文化素质全面提升,2021年15周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8年,比2012年提高0.93年。
(二)内需潜能持续释放,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投资消费稳定增长。2012年以来,重庆坚持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深入实施“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推进,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2-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16.1%,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2.6%,分别高于整体投资增速4.2、0.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持续激发,年均增长14.6%,高于整体投资增速2.7个百分点。消费市场规模不断壮大,获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入实施“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5141.09亿元增加到2021年13967.67亿元,年均增长12.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7371元提高到43504元。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重庆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果。近5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19.1%、28.9%。“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加快建设,“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持续壮大,“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加速聚集。京东、中科曙光等高性能算力设施相继布局,2021年建成5G基站7.3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在西部排名第一,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成功举办4届智博会,打造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开展智慧商圈建设试点示范,构建互联互通的城市感知基础体系,“渝快办”效能不断提升,渝中区智慧城市商圈等试点项目持续为经济赋能,礼嘉智慧公园成功入选全国“双智”试点城市,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2018年以来,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6.0%,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5.8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作用。
创新发展动能增强。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重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500亿,达到526.79亿元。2012-2020年,全市研发经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连续九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7.0%;投入强度由2012年的1.38%提高至2020年的2.11%,累计提升0.73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0个,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高新技术企业5108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80.7家。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量大幅增长,2021年专利授权7.6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4.23万件,分别是2012年的3.7、6.2倍。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由2012年的73个增加至2021年的220个。西部(重庆)科学城、超瞬态实验装置、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等科研平台加快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投用运营。
(三)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良好开局。川渝两地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建立常态化长效性合作机制,建立4级合作机制,截至目前,召开5次党政联席会议,一批重要规划方案编制出台,成渝中线高铁等160个重大项目滚动实施,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加快建设,推出川渝通办事项311项。重庆与成都齐心协力,相向而行,突出双核引领,制定实施《加强重庆成都双核联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充分发挥集合作用,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占全国的6.5%、西部地区的30.8%,经济增速继续领跑西部。
“一区两群”发展日趋协调。做大做强重庆主城都市区,做优做特渝东北三峡库区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建立健全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新机制。主城都市区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渝东北三峡库区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步伐加快,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城乡协同发展有力有效。2021年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达2100余万,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超千万;主城都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76.9%。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初步培育形成绿色建材、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快速发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壮大,新建成一批重点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分层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中心城区功能升级,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资源要素集聚能力持续增强。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垫江县等3县列入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建立城乡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库,策划实施一批城乡融合发展重大示范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荣昌、潼南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人口城乡分布格局进一步优化调整,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3%,比2012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二、改善民生,高品质生活上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权的基础,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重庆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高品质生活取得明显进展。
(一)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19年4月,在重庆主持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沿着总书记的指引,我们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个贫困群众掉队。截至2020年底,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摘帽,动态识别的190.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继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一县一策”支持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1年“三变”改革试点扩大到2234个村,“三社”融合发展提速,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二)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兜底保障更加坚实。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改善,2021年,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 360人,较2012年增长80%;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文盲率1.63%,较第六次人口普查下降2.58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2021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4.07万张,较2012年增加10.99万张;202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5.8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598.30万人,工伤保险765.73万人,生育保险536.55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60.3%、84.9%、102.9%和111.6%。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共有博物馆111个,较2012年增加72个;2021年末共有体育场地13.66万个,体育场地面积6675.0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平方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5年建成“四好农村路”6.8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房超过10万户。“米”字型高铁网和“轨道上的都市区”加快建设,截至目前,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023公里、450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县通。
(三)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幸福底色更加绚丽。
居民收支稳步提升,2021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03元,近10年年均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502元,年均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0元,年均增长10.6%。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98元,年均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29850元,年均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096元,年均增长11.5%。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6.7%下降至2021年的32.0%,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8.9%下降至2021年的36.6%。汽车类消费增长明显,2021年限额以上汽车类消费1188.87亿元,较2012年增长80.5%。人民居住质量大幅提升,全市90平方米以上改善型住宅销售面积占当年住宅销售面积的比重由2012年的56.5%提高到2021年的78.4%,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32.2平方米增至2021年的40.3平方米。
三、合作共赢,内陆开放高地开新局
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同时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十年来,重庆持续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不断夯实开放基础,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
(一)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全力推进。
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加快推进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建设,培育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汽车平行进口等贸易新业态,全力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2012-2021年,重庆进出口总值从2012年的532.04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8.33亿美元,年均增长15.5%。2021年,重庆进出口规模在西部地区居第2位,与21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2207亿元,增长26%。笔记本电脑出口7801.9万台,增加18.7%,出口量连续8年全国第一;价值2000.9亿元,增长15.9%,出口值连续3年全国第一。集成电路、手机、平板电脑分别出口365亿元、293.7亿元、227.9亿元,分别增长54.4%、46.5%、52.6%,三者合计对同期重庆出口增长贡献率为30.6%。燃油摩托车出口422.8万辆,增加28.9%,价值146.7亿元,增长37.5%,出口量、值均居全国第一。
(二)开放通道不断拓展,枢纽作用更加明显。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西向出境有中欧班列,东向出海有长江黄金水道,南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北向的渝满俄班列常态化开行。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运输11.24万箱,同比增长54.2%;总运输货值187.16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外贸货值115.60亿元,同比增长38.1%。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过4800班,总运输41.86万箱,开行量和货值货量均居全国首位。外贸货物吞吐量578万吨,同比增长9.4%,开行沪渝直达快线1192艘次,同比增长32.6%,运输集装箱22.65万标箱,同比增长40.3%,江海联运可通达环太平洋、大西洋200个国家和地区600个港口。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际航线增至106条,国际货邮年吞吐量突破20万吨。
(三)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辐射功能持续增强。
果园港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寸滩港口岸功能有序转移,获批建设万州综合保税区和永川综合保税区,成为西部首个可办理化学药品首次药品进口备案的口岸城市,设立重庆知识产权法庭、涉外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目前,重庆拥有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战略平台,3个国家级经开区、4个高新区等园区平台,6个综合保税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和4个开放口岸等功能平台,汇集了全市80%的外贸进出口和70%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智博会、西洽会等活动平台共同组成“战略平台+园区平台+功能平台+活动平台”的开放平台体系,成为重庆开放发展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商业项目252.5亿美元、金融项目288.7亿美元,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部落实,引领辐射功能持续增强。
四、系统治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展新颜
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重庆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一)生态保护持续发力,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落实长江保护法,完成长江“十年禁渔”退捕任务,2021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74个“十四五”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6%。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95.9%,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库区一级支流水质呈富营养的断面比例为34.8%。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地综合整治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54.5%,较2012年提高12.4个百分点。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进展顺利,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日益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重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
(二)生态修复深入推进,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清水绿岸”“四山”治理提升。持续深化落实河长制,探索建立“河长+”和“三江”常态化暗访工作机制,扎实推动“三排”“三乱”“三率”等问题整改,长江禁捕退捕成果持续巩固,规模性非法采砂基本绝迹。全面推行林长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资源“四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基本完成缙云山、水磨溪等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全市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92平方公里。全面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整治,重庆山水林田湖草工程试点入选中国特色生态修复案例,广阳岛生态修复入选全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9 个,居西南地区首位。
(三)绿色发展蹄疾步稳,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坚持重点突破、创新引领、稳中求进、市场导向,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分区域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出“1+2+6+N”的政策体系,制定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联合四川省政府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碳减排的引导作用,在全国率先将碳排放管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2021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占比达2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风力、太阳能发电增速较高。全市整改“两高”项目122个,上线“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累计推动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4019个,认定105个智能工厂、574个数字化车间。全市单位GDP能耗降幅比全国快0.8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能耗双控年度和进度任务目标。2012-2021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7.9%,能源利用更加高效,绿色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十年奋进路沉淀着重庆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展望未来,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万众一心,接续奋斗,行千里而积跬步,致广大而尽精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