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谋发展 重庆科技谱新篇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新要求,亲自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重庆紧扣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以优化创新生态为主任务、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主方向、以产业创新为主战场、以成果转化为主抓手,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优环境、聚资源、育人才、强主体、促转化方面成就斐然。
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资源加速聚集
(一)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走深走实
十八大以来,重庆全面提高战略定位、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勇于探索体制创新,全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一是提高战略站位,明确科技发展“任务书”。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背景下,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战略目标,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培育创新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诞生更多重大科技成果等具体任务。二是关注顶层设计,制定科技发展“作战图”。为实现战略目标,出台《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分别从加快优化创新发展布局、高质量推动产业创新、高效能激活创新主体活力、高标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高品质营造创新环境等五个领域提出具体推进办法。三是勇于开拓创新,争当体制改革“先行者”。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重庆陆续拿到“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字招牌;获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允许在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知识产权融资等方面先行先试;“揭榜挂帅”“赛马”等项目生成机制加快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科研项目管理“无纸化”等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的改革加速推进。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探索对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吸引高精尖人才、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活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财税支持政策力度持续加大
十八大以来,重庆着力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财政投入方面,分别针对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国家级创新平台、高端研究机构、高校院所和以产业创新为主的企业创新、新产品开发出台多项财政支持政策。全市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从2012年的33.8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92.6亿元,年均增长11.9%。税收优惠方面,针对企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研发机构设备采购等各环节给予所得税、增值税优惠,政策力度不断加码,宣传解读不断加强,惠及范围不断扩大。2021年10月,全市5219户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金额达174亿元。金融支持方面,组建科创投集团,着力打造从科技创新发现培育到产业化落地全周期投资链条,构建“债权+股权”“种子+天使+产业”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产业基金和天使引导基金基础上构建起“科创母子基金群”,参股子基金总规模接近700亿元,财政资金放大5倍有余。
图1 十八大以来重庆财政科技投入
(三)核心科技资源加速聚集
十八大以来,全市竭尽全力重点布局战略科技力量,核心科技资源加速聚集。增加超声医学工程和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瞬态实验装置”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工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双突破”;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获批建设;金凤实验室揭牌,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重庆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建成投用;累计建立新型研发机构179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从65个增加至210个。
(四)“科技+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要加强技术研发与合作,不断攻克高精尖难题,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效益优势。全市牢记嘱托,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坚持走“科技+产业”发展路线。以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为重点载体,聚焦新能源、航空航天、量子信息、空间通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集科研、产业、孵化为一体的创新矩阵空间。以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为切入点,着力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优化强化产业链。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33条全市重点发展产业链,梳理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加速产业链创新链补链成群。汽车产业领域,长安与青山联合自主研发的首款大扭矩汽车自动变速器下线,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油耗;智能制造领域,京东首个超算中心落户重庆,中科曙光将打造集通用计算、异构计算、智能计算于一体的先进数据中心,为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集成电路领域,以“西永微电园”为依托,助推中电科、华润微电子、英业达等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引进航天科工、中国普天、汐睿科技等国内知名研发机构,与中国电科集团共同成立联合微电子中心,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基光全流程成套工艺。
二、研发投入再创新高,企业创新充满活力
(一)研发投入再创新高
十八大以来,重庆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齐头并进,合力推动全市研发投入再创新高。2021年,全社会R&D经费首次突破600亿,达到603.8亿元,是2012年的3.8倍,年均增长15.9%,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企业、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分别投入R&D经费478.9亿元、58.9亿元和41.2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9.3%、9.8%和6.8%,分别年均增长16.3%、14.6%和9.4%,企业和高校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4.5个和2.5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38%提高至2021年的2.16%,提高0.78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从0.53个百分点缩小至0.28个百分点。
图2 十八大以来重庆R&D经费及投入强度
(二)科研队伍不断壮大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十八大以来,全市围绕安家补助、科研项目、经费支持、成果激励等方面分别针对“塔基”和“塔尖”人才出台多项硬核措施,以“重庆英才计划”为统领,不断增强人才集聚“磁场效应”。全市R&D人员从2012年的7.3万人增加至2021年的20.2万人,年均增长12.1%;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从4.6万人年增加至12.3万人年,年均增长11.6%;R&D 人员中本科及以上毕业人员占比从55.8%提高至66.3%,提升10.5个百分点;在渝两院院士从13人增加至1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从62人增加至11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从80人增加至1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从2429人增加至2703人;2021年重庆英才大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3319名,比上届增长82%,为历届最高值。
图3 十八大以来重庆R&D人员
(三)企业创新充满活力
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因素,十八大以来,全市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投入强度保持高位。2021年,全市企业投入R&D经费478.9亿元,占R&D经费总量的79.3%,较2012年提高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R&D经费424.5亿元,是重庆科创中坚力量。
2021年,全市33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R&D活动,是2012年的6.5倍,年均增长23.1%;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活跃度为46.0%,较2012年提高34.0个百分点;投入R&D经费424.5亿元,是2012年的3.6倍,年均增长15.4%,高于全国增速5.0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为1.54%,高于全国0.2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引领作用明显,电子产业发展迅速。2021年,汽车制造业R&D经费居各行业之首,达到117.9亿元,占全市R&D经费总量的19.5%、占全国该行业总量的8.3%;R&D经费投入强度为2.53%,高于全国该行业0.92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入R&D经费70.9亿元,位居各行业第二位,占全市R&D经费总量的11.7%,是2012年的30倍,年均增速高达46.1%。
图4 十八大以来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及强度
注:2019年及以前R&D经费投入强度为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020年及以后分母为营业收入。
三、科研成果持续涌现,科技与产业加速融合
(一)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十八大以来,重庆着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全市专利授权数从2012年的2.0万件提升至2021年的7.6万件,年均增长15.8%;其中发明专利从2426件增加至9413件,年均增长16.3%;授权的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从11.9%提升至12.4%;有效发明专利数从6833件增加至42349件,年均增长22.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32件增加至13.21件。
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2.2万件,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长9.6%;申请发明专利7362件,是2012年的3.0倍,年均增长13.0%;申请的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从25.1%提升至33.1%,提升8.0个百分点。从全社会专利授权和企业专利申请两方面看,专利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图5 十八大以来重庆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及密度
(二)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十八大以来,重庆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突破一大批卡脖子技术。2012年以来,全市争取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近万个,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73项,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突破低噪和安全技术瓶颈,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以长安为代表的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建立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增透技术及装备成套工艺技术体系,引领瓦斯灾害防治新的技术方向;研发超声造影剂,打破了国外垄断;研发化学发光法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全国首个获批上市;开发的“纳米时栅”解决了高端精密装备定位关键技术,在精密检测领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和专利壁垒;北太天元数值计算通用软件实现从架构设计到关键核心技术的完全独立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科学计算软件国内市场多年的僵局。
(三)成果转化有序推进
十八大以来,重庆强化制度保障、加快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线”。修订《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出台《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从政策层面疏解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吸引北理工、中科院、西工大等知名院校来渝建设高端研发机构,对接我市创新需求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孵化,同时依托本地高校建设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全面搭建成果转化桥梁;加大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打造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等技术交易平台,为成果转化做好服务保障。2021年,全市47.3%的规上工业企业与外单位开展了合作创新,10.3%与高校、7.2%与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委托外单位研发支出经费19.4亿元,是2012年的2.9倍,年均增长12.4%;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6995.2亿元,是2012年的2.9倍,年均增长12.5%;新产品出口额达到1429.0亿元,是2012年的9.2倍,年均增速达到27.9%;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18.9%提升至26.1%,提高7.2个百分点。
回望十年,社会各界和科技工作者砥砺奋进交出满意答卷,比学赶超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支撑有力的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引领发展的创新动能不断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踔厉奋发谱写重庆科技新篇章。
11